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2025年11月13日白天班追求

第四週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蒙憐憫並領受憐憫

蔡弟兄:

今天進入第四篇信息,主題是: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蒙憐憫並領受憐憫。

在馬太福音5到7章主說到國度憲法時特別著重說到國度子民該有的性質。今天是進入九福中的第五福


已過提過:靈裏貧窮、清心的人、哀慟的人、溫柔的人,還有製造和平的人。本篇信息是說到憐憫人的人。這是難得的機會讓我們細細來讀,更深認識憐憫。

篇題是: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蒙憐憫並領受憐憫。

蒙憐憫跟領受憐憫有什麼不一樣?倪弟兄說:無論在舊約或新約,講到蒙憐憫,英文的翻譯跟中文有點不一樣。這裡是翻成show mercy。意思說這個憐憫是被顯示出來的。即這憐憫要向我們顯示出來。

領受憐憫receive mercy 。即接受這憐憫。祂施憐憫,我們則蒙憐憫。祂先向我們顯出憐憫,然後我們才受憐憫成為蒙憐憫的人。因我們處在一種極可憐的光景中,在我們沒有想到的時候,祂向我們顯示出祂的憐憫,然後是施憐憫,我們就接受祂的憐憫。這裡翻成領受憐憫。

壹 『「我要向誰施憐憫,就向誰施憐憫;…」這樣看來,這不在於那定意的,也不在於那奔跑的,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羅九15 上、16:

憐憫是神最高的屬性,神是富有憐憫的,也願向我們施憐憫。祂有主宰的憐憫,一切都在於神的憐憫。我們越認識祂主宰的憐憫,就能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受憐憫、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

貳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蒙憐憫』—太五7:

首先,我們要認識神的憐憫,其次,憐憫人的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我們今日若是常憐憫人,到那日,即在基督的審判台前,就必蒙憐憫。

叁 『願恩典、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的主基督耶穌歸與你』—提後一2:

肆 『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二13:

這二大點是連在一起的,說到在召會墮落的時期,在神的家中,憐憫更是需要。那不憐憫人的,必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這是指當主再回來時,在基督的審判台前,我們都受審判。

伍 我們要在主面前俯伏,爲着祂的憐憫敬拜祂—詩一四五,賽六三9,約十10,羅三24,十一32,林後四1,弗二4 ~ 5:

這是結語,跟第一大點末了相關聯。這一系列的信息,乃是對國際長老及負責弟兄說的,服事主的人尤其需要為著神的憐憫敬拜他,好叫我們能擔負責任。

開頭說到憐憫是神的屬性中搆得最遠的,比恩典和愛搆得更遠。無論是憐憫或恩典都是發自於愛。

週一:

弗二4『然而神富於憐憫,因祂愛我們的大愛。』

因愛的緣故,祂向著我們乃是富於憐憫。憐憫是神的屬性中搆得最遠的。比如開車時,坐在駕駛座上的我,想要拿取放在後座上的東西,我需要轉過身並伸長手去撈,有時因距離不夠,就要想辦法把手伸得更遠,直到拿到為止。這就是搆。原本因為距離的限制而無法搆上,如今藉著把手伸長就能搆上了。

憐憫比恩典搆得更遠,也比愛搆得更遠。神的愛沒有恩典搆得遠。而恩典又沒有憐憫搆得遠。

恩典和憐憫不同。當人是可愛的,跟你的關係是對等的,他是你的好朋友,你若送東西給他,這是恩典。反之,若接受的對象處在一種非常可憐的光景
中,這時他跟你完全是不對稱的,你若願意降格俯就他,給他一些東西,就是憐憫。

『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喫飯?』太九11
『你們去研究,"我要的是憐憫,不是祭祀,"是甚麼意思;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3

祭祀是指祭物說的。舊約
中百姓常為著所犯的罪獻上祭物。

在外院子有宰殺祭牲的地方、有洗濁盆、還有祭壇。 舊約中充滿祭祀所需的祭物。但當主來到地上。他說"我要的是憐憫,不是祭祀,"是甚麼意思;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耶穌聽見,就說,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太九12

天然的人離神太遠,都是不配得著祂的恩典。在神主宰的安排裡,我們的得救了。得救前我是處在一種不要神的光景中。我是在兒童班長大的。曾經服事過我的兒童老師們,常常被我弄哭、氣得半死,沒想過兒童班裡竟然有如此頑劣的孩子。

直到我18、19歲的時候,蒙神憐憫把我從世界中尋回。多年後,已過兒童班的服事者再遇到我時,他們感慨的說:蔡偉啊,你不知道當時你讓我們流了多少的眼淚!看到你如今的情形,我真不知道神是如何做的。

我和姊妹結婚時,有人問她嫁給誰?她回說:我的弟兄叫蔡偉。那個服事的姊妹十分驚訝,蔡偉!不會吧,你不會嫁給那種人吧?!

由此可見,許多服事過我的人,對我的印象是非常的壞。他們當年常被我弄哭,跪在主面前禱告:主啊,這個孩子將來長大怎麼辦!然而神有豐盛的憐憫。神的憐憫不僅把我帶回,更讓我有心走主這條路。

『這樣看來,這不在於那定意的,也不在於那奔跑的,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羅九16

我回頭看,當時和我一同在兒童班的同伴,許多人都比我更愛主,在大學時期他們也還在留在召會生活中,然而幾十年過去之後,很多人卻離開了召會生活,並沒有留在這條生命的路上。反觀像我這種頑劣分子,在主的憐憫底下,今天還蒙保守在召會生活中。

這一切不在於我們的定意,也不在於我們的奔跑,乃是完全在於的憐憫。『因為神將眾人都圈在不信從之中,為要憐憫眾人。』羅十一32

許多國高中年紀的弟兄姊妹變得十分叛逆,不再像兒童班時那樣可愛,那時要他禱告,他就禱告。要他呼求,他就呼求。操練背經節也很順服。然而進入國高中以後,似乎變了一個人似的,讓父母和服事者傷透腦筋。如今回想起來,我們都是亞當的後裔,若在天然裡,真的一點都不可愛。乃需要神極大的憐憫和救恩把我們帶回歸他。

週一:浪子回家的故事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裏餓死麼?』路十五17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裏去,向他說,父親,我犯罪得罪了天,並得罪了你。』路十五18
『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路十五19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裏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熱切的與他親嘴。』路十五20
『兒子說,父親,我犯罪得罪了天,並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路十五21
『父親卻吩咐奴僕說,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腳上,』路十五22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讓我們喫喝快樂。』路十五23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路十五24

動了慈心就是裡面產生憐憫的感覺。

『因為祂對摩西說,"我要向誰施憐憫,就向誰施憐憫;要對誰動憐恤,就對誰動憐恤。"』羅九15

『憐憫重在體會到人可憐的情形,而在行動上表示出來,所以神是在外面向人施憐憫;憐恤重在裏頭的感覺,由歎息和眼淚表現出來,所以神是在裏面對人動憐恤。因此,憐恤比憐憫更深。』羅九15註2

憐憫不只是裡面有感覺,外面要也有行動。憐恤著重在裡頭的感覺,由嘆息跟眼淚表現出來。有時我們看到一些故事或影片的感人情節,眼淚不自覺的奪眶而出。即看到人可憐的光景,不經意的嘆息並流出眼淚,這是裡面對人動憐恤。憐恤比憐憫更深,源頭乃是愛。動了慈心就是憐恤的開始。

在路加福音十五章特別講到老父親看到這個兒子,就動了慈心,即裡面憐恤的心就發動了,所以外邊隨之有動作,就是跑去,顧不得他身上的臭和髒,抱著他的頸項,熱切的與他親嘴。這是憐憫。給他穿上上好的袍子不過是憐憫的一部分,或說是恩典的一部分。坐在席上吃到肥牛犢,這肯定是恩典。憐憫就是我們處在一種非常可憐的光景裡,或不配的情形下,然而神的憐憫竟然搆到了。神的憐憫比恩典搆得更遠。如同一座橋樑,將我們與神的恩典聯結起來。

憐憫,使神降格俯就我們。我們髒兮兮像乞丐一樣,但神把我們提升到適合接受祂恩典的地位。

週二:

『因為祂對摩西說,"我要向誰施憐憫,就向誰施憐憫;要對誰動憐恤,就對誰動憐恤。"』羅九15
『這樣看來,這不在於那定意的,也不在於那奔跑的,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羅九16

這裡的重點是主宰,他說我要向誰,就像誰;我高興向誰,就像誰。要知道神有絕對的主宰權柄,這是沒有人可以撼動或影響的。這是他的揀選。在創立世界以前,神老早揀選了我們。

『就如祂在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愛裏,在祂面前,成為聖別、沒有瑕疵;』弗一4

他是先有揀選,再把標出我們的用途,在時間裡呼召我們。在我們尚未出生前,神就已揀選了我們。

『以撒娶利百加為妻的時候,年四十歲。利百加是巴旦亞蘭地亞蘭人彼土利的女兒,是亞蘭人拉班的妹妹。』創二十五20
『以撒因他妻子不能生育,就為她祈求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創二十五21
『孩子們在她裏面彼此相爭,她就說,若是這樣,我為甚麼活著呢?她就去求問耶和華。』創二十五22
『耶和華對她說,兩國在你腹中,兩族要從你身內分出。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創二十五23

這是最明顯的事例。

『她生產的日子到了,腹中果然是雙子。』創二十五24
『先出來的身體發紅,渾身有毛,如同毛皮衣;他們就給他起名叫以掃。』創二十五25
『隨後以掃的弟弟也出來了,他的手抓住以掃的腳跟,因此給他起名叫雅各。利百加生下兩個兒子的時候,以撒年六十歲。』創二十五26

『意,多毛,粗糙。』創二十五25註1

雅各被稱為抓奪者、抓腳跟的。雅各的後裔就是今天的以色列人。而以掃的後裔就是今天的阿拉伯人。直至今天,這句話仍在應驗:大的,要服事小的,這族必強於那族。

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神已經完成揀選。他要向誰施憐命,就向誰施憐憫。我們的得救,乃是因著神向我們施憐憫。大佈道家穆迪鼓勵並幫助人傳福音,有一個學生擔心 的問他:若我傳福音的對象不是神所揀選的,這該怎麼辦 呢?穆迪回覆他:不會的。人得救,就像經過一個門,門外的大牌坊上面寫著:凡願意的,都可以來!因為神願意萬人得救。所以,凡願意的,都可以來。等你進入那門,再回過頭來看那個牌坊,上面寫著:創世之前,蒙神揀選。

『就如祂在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愛裏,在祂面前,成為聖別、沒有瑕疵;』弗一4

每一個得救的人,都是在創世之前蒙神揀選的。所以不要擔心。我們不知道神所揀選的是哪一個,但當你去傳福音時,神的憐憫讓他成為平安之子而得救了,他就是神所揀選的。反之,他若拒絕,但有一天,他遇到為難的環境,願意接受主。回過頭來看,這也是神在創世之前的揀選。

週二:

『且要在那些蒙憐憫、早豫備得榮耀的器皿上,彰顯祂榮耀的豐富;』羅九23
『這器皿就是我們這蒙祂所召的,不但從猶太人中,也從外邦人中,這有甚麼不可?』羅九24

神有絕對的權柄。保羅寫提摩太前書一章十五~十六節:『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值得完全接受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一15
『然而,我所以蒙了憐憫,是要叫耶穌基督在我這罪魁身上,顯示祂一切的恆忍,給後來信靠祂得永遠生命的人作榜樣。』提前一16

保羅得救前是掃羅。『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適於稱為使徒,因為我逼迫過神的召會。』林前十五9

『然而,我所以蒙了憐憫,是要叫耶穌基督在我這罪魁身上,顯示祂一切的恆忍,給後來信靠祂得永遠生命的人作榜樣。』提前一16

當我還在反對神、逼迫神的時候,神向他顯出一切的恆忍。神老早揀選了保羅,然而在時間裡,神對他有許多恆忍。恆忍就是對引起難處的人產生耐性。被激怒時,能自制、不報復。掃羅得救前,神對他不只是百般,更可說是萬般恆忍。最後在往大馬色的路上,憐憫的神向他顯現,他仆倒下來而認識神。這要給後來信靠祂得永遠生命的人作榜樣。

神主宰的憐憫不在於給我們什麼好處,不是因他覺得我們可愛所以揀選我們,不!老在創世之前他已經揀選我們,在時間裡這憐憫才臨到我們。我們越是在可憐的光景中,就越能柔軟而服下來。

因着神的憐憫,我們對福音有反應而別人沒有反應,我們接受關於基督是生命的話而別人拒絕接受,我們走主恢復的路而別人退後不走這條路。

我得著恢復也是因著外面有環境,讓我不得不跪下來向神求。之後,神就在裡面一點點的做工,我先是得著了一本聖經 ,然後偷偷的開始讀起聖經。一讀到聖經的話,裡頭就感到害怕,彷彿聖經的話都是對我說的。如今回想起來,我信是神在那裡做工。

我們之所以能夠這條恢復的道路,也是神的憐憫。甚至我們還能有一點點的事奉,也是主的憐憫。北投許多打開的家,弟兄姊妹很樂意把自己的家打開,為著召會的需用,無論是禱告聚會、小排聚會,主日聚會也很少在會所。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在家裡,青少年除外。

要知道,你能把家打開乃是神極大的憐憫。為什麼別人不願意把家打開,而你卻樂意把家打開?這些吧家打開來服事的都是甘心樂意的。這還不是因為有榮譽、榮耀的心,乃是發現把家打開,自己就先蒙拯救。我們能甘心樂意有分服事,乃是神極大的憐憫。

週三:

四 羅馬九章所啓示的原則乃是:一切皆在於神的憐憫—15 ~ 16 節:

這是從倪柝聲弟兄恢復職事過程的信息記錄裡摘錄出來的。倪弟兄因遇到風波被迫停下職事。後來因著神的調度。1948年3月到5月在福州有個關鍵的交通聚集,倪弟兄恢復了他的職事。本篇信息是出自1947年9月倪弟兄跟魏光熙弟兄夫婦私下的談話。兩位弟兄年輕時就是大學同學,私下是非常要好的。他是倪弟兄帶得救的同學。彼此之間有許多配搭和交通。本篇信息就是他們私下的談話記錄。

在風波中,倪弟兄特別說到我們必須看見這一切乃在於神的憐憫。『這樣看來,這不在於那定意的,也不在於那奔跑的,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羅九16

十六節說,『這不在於那定意的,也不在於那奔跑的,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熱心與追求並沒有用,…等太久或不等,跑得太快或者跑得太慢,都沒有用。在這裏、在那裏,多聽、少聽,都沒有用;一切都在於神的憐憫。只有聖靈纔能引領人到正確的地步。你…起碼要有一次專一的看見,一切在於神的憐憫。不論你是一次的看見,或是經過一段過程的看見,當你摸到這件事,就會有一個事實產生;不是一個感覺,乃是一個事實。這事實就是:一切皆在於神的憐憫。(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一册,一至二頁。)

我們需要有合適的調整,當我們的心思、情感、意志太強 的時候,不容易體會、感受一切都在於神的憐憫。你可能以為憑著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得著所要的,事實上未必如此。

我做事是非常認真的,好比讀研究所的時候,雖然我的年齡比同學們大很多,要跟著年輕人一起讀書並不容易,至終我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我拿到這學位後,渴望能對升等有幫助。我向學校提出申請副教授,必須通過層層的關卡。先是醫院,其次是醫學院,最後才送到大學部。結果案件還在過程中的時候,公佈了大學法的修改。從講師要升等到副教授中間多了一個助理教授。(多少年之內,是不可以提出申請)即我從講師升到副教授的時間太短。

已過我在研究所做的論文通通不算數,無論再好、再優秀通通不算數。當時我真的很生氣,我說:主啊,到底是在開什麼玩笑?!今天讀到這裡,我的感覺更深了。正是因這事情,主摸我,叫我把升等的事奉獻出來。就在我失望至極的時候,有了一個很大的轉折。我決定不再升等了,不再搞這些東西。已過所有的努力通通是白費的。從那時起,我才好好的來服事主。如今回想起來,真是蒙神憐憫。

還好我沒有把用途花費在世界裡,從那時起,我所有的時間和體力都是為著主。這真是神的憐憫。若在那時候,神沒有及時的擋下來,如今我退休了,可能跟很多人一樣,覺得虛空的虛空。幸好還不算太晚,就能為主使用。

我們的心思、情感、意志都需要經過合適的調整,才能正確的體會。為什麼外面有這麼多的恰巧,不是如你意的才是恰巧,即便不如你的意,那個也是恰巧。例如:生病了且病得快死了,這時神的憐憫臨到你了。有許多東西都是主宰的神所安排的,只有神知道那個時間點。神在那邊調度萬有。若你真認識神主宰的憐憫,你會低頭說:主啊,謝謝你。

若是人生重來一次,我願意更早蒙神憐憫,服事主實在太榮耀了。當你的心思、情感、意志受過對付,才能適中合度,樂意接受聖靈的管治,服在神所安排的環境中,才能明白原來一切都是神有意的愛,而不是要跟我作對,乃是因祂愛我,所以調度了這一切。當你這此有認識,裡面會驚訝、嘆息的說:主啊,謝謝你,這是你的憐憫。

週四:

來四16『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爲要受憐憫,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

到主面前來,不要管我們的光景如何,只管坦然無懼。因我們有主的寶血,無論光景如何,我們都能坦然無懼的來,為要受憐憫。受憐憫這詞在合和本翻譯為得憐憫。希臘字原文,無論是翻成得或受都是可以的。得和受有什麼差別?倪弟兄說:若處在一種可憐的光景,只能低著頭嘆息,因著你不夠資格。得憐憫,有主動的味道。然而在這裡是被動的。

週四的信息摘錄倪柝聲文集第2輯第8冊講到神的福音。

『他們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大批的群眾,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可十46
『他聽見是拿撒勒人耶穌,就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可憐我罷!』可十47
『有許多人責備他,叫他安靜,他卻越發喊著:大衛的子孫,可憐我罷!』可十48
『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祂叫你了。』可十49
『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裏。』可十50
『耶穌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瞎子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可十51

在這篇信息中,倪弟兄說了一個自己親身的經歷。他去看望一個生病的老弟兄,陪他交通,勸他轉回到神的面前。沒想到這個弟兄很不好意思的說:我的這一生六十多年來都是為自己而活,一點都沒有為著神活。如今要求神恩待我,實在太難為情了,我開不了這個口。

有的人年輕時得救了,但一生都在外面奮鬥,他對神是很陌生的。他說:我開不了這個口,想想看我的一生都是為自己活,我沒有資格求神幫助。倪弟兄多次看望並勸告他開口禱告,但他就是不肯。有一天,主告訴倪弟兄說:你要讓他看見是神憐憫他。當倪弟兄得著這個啟示以後,很高興的跑去看望那個弟兄,就說:你先不要管神的愛、神的恩典⋯⋯,只要跟神開口,跟神說:神啊,我現在苦得很。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求祢可憐我。

那個弟兄說:好,這個我會。於是他願意跟神開口。這一開口,他的信心就恢復了,他跟神的關係也恢復了。

有時我們因犯錯跌倒且跌得很深,不要害怕,乃要像大衛一樣。雖然大衛一生愛主,卻沒想到大衛跌倒跌得這麼深。先是淫亂,後又作假害人,當申言者拿單找他的時候 ,他真是羞愧,因為跌得太深了。最後寫了一篇很好的悔改詩。在這過程中,神憐憫大衛,使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了兒子。第一個兒子死了,是因為這是由淫亂所生的 。他悔改後,就生了所羅門。所羅門就是建造聖殿的人。

大衛另外一次的跌倒,被記載在撒母耳記下最後一章,因著驕傲而數點以色列的百姓,這引起神的烈怒。至終大衛服下來。神用瘟疫來擊殺他的百姓,大衛求神止息怒氣,神的使者指示他所獻祭的那塊地,就是蓋造聖殿的根基,即阿珥楠的禾場。
 
大衛兩次跌倒,因著神的憐憫,得著了蓋造聖殿的人和蓋聖殿的地(根基)。由此可見,當我們願意回轉向神,神也使用我們的錯誤。
 
週四:

來二17『所以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一樣,爲要在關於神的事上,成爲憐憫、忠信的大祭司,好爲百姓的罪成就平息。』

他這位大祭司是能同情我們軟弱的,因他經過人生的過程,成了憐憫忠信的大祭司,好為百姓的罪成就平息。神所給我們的這位大祭司,是能同情我們軟弱的。無論我們處在什麼光景裡,都不要害怕,儘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神的憐憫就向你展開,你並不需要做什麼。神施憐憫,你就接受憐憫。

先決的條件是要運用靈,坦然無懼的來到神的寶座前。

來4章16節 註2
…,神的憐憫和恩典對我們總是便利的,然而我們需要運用靈,來到施恩的寶座前,摸著在我們諸般的軟弱上同情我們的大祭司,纔能受憐憫,得恩典。本書作者用這話,勉勵疲倦的希伯來信徒要受憐憫,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使他們能挺身而立。(十二12。)
 
這裡寫得很清楚,神的憐憫和恩典對我們是便利的,然而我們需要運用靈,回到靈中。我們的靈與天上的寶座有天梯相通。當我們運用靈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就能摸著這位同情我們軟弱的大祭司,祂知道我們的光景與不堪,他願意向我們施憐憫。
 
要記得無論跌倒得多深,神的憐憫是一定搆得到。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只要回到靈中,來到寶座前,就有憐憫向你顯示出來。但願我們不是只在得救時蒙神憐憫,乃是一生都享受神的憐憫。許多的過不去和軟弱,儘管回到主的面前就是了。
 
六、父神已經在祂的主宰中憐憫了我們;因此,我們必須爲着祂主宰的憐憫讚美、敬拜祂:
 
我今享受你的憐憫,永遠不舊、永遠新;每日早晨臨到我身,猶如甘露施滋潤。何等甜美、何等甜美,滿心讚美你憐憫』—詩歌二十二首,第五節。

耶利米哀歌
3:22 :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的慈愛,因祂的憐恤不至斷絕;
3:23 每早晨這些都是新的;你的信實,極其廣大。

每早晨,神樂意向我們施慈愛、施憐恤。因著他的憐恤,我們不至消滅。神一直有新的憐憫和慈愛,就像甘露一樣滋潤我們。
 
大本詩歌23首
3
父,你憐憫
並你恩惠、慈愛,
我已得嘗;
你這憐憫帶來你的同在,
並你面光。
因你憐憫,
我今向你下拜,
讚你憐憫,
歌頌直到萬代。

大本詩歌31首
3
神的憐憫是我詩歌,
我口所誇心所樂;
從始至終,惟有白恩,
能得我命感我心。
神愛我們!神愛我們!
連祂愛子都不吝!
連祂愛子都不吝!
 
馬太福音18章主耶穌告訴門徒,赦免人不只是七次,乃是70個七次

18: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的弟兄得罪我,我當赦免他幾次?到七次麼?
18:22 耶穌對他說,我不是對你說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18:23 因此,諸天的國好比一個作君王的人,要和他的奴僕算賬。
18:24 纔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萬他連得銀子的來。
18:25 因為他沒有甚麼可償還的,主人吩咐把他和他的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來償還。
18:26 那奴僕就俯伏拜他,說,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
18:27 那奴僕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並且免了他的債。
18:28 但那奴僕出來,遇見一個和他同作奴僕的,欠他一百銀幣,便揪住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所欠的,都要償還。
18:29 那和他同作奴僕的,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將來我必還你。
18:30 他卻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裡,等他還清所欠的債。
18:31 那些和他同作奴僕的,看見所發生的事,就甚憂愁,去把一切所發生的事,都完全告訴他們的主人。
18:32 於是主人把他叫來,對他說,你這惡僕,因你央求我,我就把你一切所欠的都免了;
18:33 你豈不應當憐憫和你同作奴僕的,像我憐憫你麼?
18: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直到他還清了一切所欠的債。
18: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赦免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這是我們一生的經歷,我們曾經都欠神一萬他連得銀子,然而神憐憫並赦免我們。我們被擺在召會生活裡,在與聖徒的配搭中,因距離太近,難免會有些摩擦。別人可能會因此得罪你,主在馬太福音這裡說到要憐憫人。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

別人欠我們的,跟我們欠主的,完全無法相比。
 
在召會生活中要操練憐憫人、寬大、不計較。不要算得很準,不要吹毛求疵。最好是不懂數學。可能他曾經在許多世上對不起你,所有過不去的,主的話是說:今天我們若不操練憐憫人,有一天主再回來的時候,在基督的審判台,我們就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所以我們要包容別人的缺點,歡喜赦免。

憐憫人的,英文是說The merciful 意思是人做憐憫的事情,不只做一次,乃是經常做、喜歡做、常常做,做到一個地步,這人在神看來是滿了Mercyful的人,是充滿憐憫的人,在許多事上不與人計較。
 
即使人有很多對不起他的地方,他都能放下來。『因為你們用甚麼審判審判人,也必受甚麼審判;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太七2

有一天主要回來,祂要審判我們。為著那日,與我們同做奴僕的,若是有軟弱而虧欠我們、得罪我們的,我們要放下並憐憫他,完全赦免他。包容他的缺欠。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十三7

哥林多前書 13章7節 註1
原文與九12的忍受同字。(見該處註。)這字不僅有(一)(如容器)包容,容納;和(二)(如房蓋)遮蓋(人過);且有(三)如房蓋遮蔽,遮護等意思。
 
週五:

你要對人寬鬆,自己必須是飢渴慕義的人。若你對自己不嚴格,對別人寬鬆也就沒有意義。對自己嚴格的人,就是在許多事上求自己合乎神的義。

太5:20 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超過經學家和法利賽人的義,絕不能進諸天的國。

神向著我們的要求是更高的,正如諸天的律法是更高的一樣。我們必須活出一種義,是勝過法利賽人和經學家。他們乃是照著舊約的律法說不可殺人。但若照新約的律法,不要說不可殺人,就連對人動怒,也難逃審判。
 
這麼高的標準,我們實在做不到。然而我們裡面有神聖永遠的生命能做得到。不要輕言放棄,乃要飢渴慕義,就是渴望與人、與神的關係是對的。

太5: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對自己,要求必須是義的;對別人,則講求憐憫。但你不先對自己公義,就不要想對別人憐憫。每個鬆散的人都憐憫別人,因爲他已經憐憫自己了。如果他每天早晨睡得很晚,他就會非常憐憫那些睡得很晚的人。這種憐憫根本就不是憐憫;這完全是錯的。
 
我們是神國度的子民,要嚴格的操練自己,不要找藉口。渴望我們與每一個人的關係都是對的。對待別人,必須是一個憐憫人的人。憐憫人的人,不是做一次、兩次,乃是經常做,喜歡做。那麼當主再回來時,你必得著主的憐憫。
 
無論是在家庭生活、召會生活、工作中,都要操練從深處向人施憐憫。我們越認識神的憐憫 ,就越願意擔負責任。這一段非常有味道,我時間不夠,所讓給柯弟兄講。每一個服事主的人,都得承認:今天能有一點點服事,乃是主極深的憐憫。因著祂的憐憫,我們樂意憑著祂的生命、憑著祂的供應,讓祂背負我們來擔負責任。願神憐憫我們,讓我們能一直走在這條道路。
 
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主就要再回來了,在這過程中有好多試煉、試驗等著我們,但願我們靠主的憐憫,能向主忠信,成為擔負責任的人。

到了我這個年齡,還能在這邊服事主的,越來越少了。這乃是神的憐憫,正因祂憐憫我們,所以我們樂意繼續走在這條路上,繼續的把肩膀擺在身體裡一同扛擡約櫃。這是何等喜樂的事,為要完成神的旨意。
 
柯弟兄:

這一週我們來到非常甜美的一段:憐憫人的人,必蒙憐憫。讀完這一段話以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是不是一個蒙憐憫的人?我是怎麼蒙憐憫。這一路上乃是神主宰的手,也就是他主宰的憐憫帶領我們。

包括我的家、住在北投、我的得救,這一切都是神主宰的手裡。
 
前幾天我收到一個弟兄的信。提到1985年張弟兄在美國德州歐文職事站,參加李弟兄的訓練時,因為心臟病發而被主接走。我有很深的感慨,因為張弟兄是早期北投教會主要帶領的弟兄。我們彼此是鄰居,都住在鐵路局宿舍中。張弟兄原是退伍將軍,退伍後就在鐵路局當顧問,住在鐵路局宿舍。

我父親在鐵路局工作時,不是住在北投,而是住在圓山。因為我父親負責鐵路局的檔案,當時北投有兩個置放主要檔案的倉庫,辦公室就搬到北投。我父親就在宿舍裡的辦公室辦公,當時的員工大概有七八位,後來因著這個緣故,我們就從圓山搬到北投來居住。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在圓山時的鄰居和朋友,多是喝酒打牌的朋友。父親還沒有信主前,曾帶我去圓山的鄰居和朋友家,我看到他們都是在喝酒打牌。如果不是神主宰的手,我們是不可能搬到北投來居住的。若不搬到北投來居住,也就不可能有機會信主。

很特別的是,很多基督徒在其他團體得救,而我們一得救就被擺在主的恢復裡,這也是神主宰的手。假如我們家是在公會中得救的,今天我就不會在這裡了。實在是神主宰的安排調度一切。
 
小時候,我母親常帶著我去聚會。我的哥哥姐姐們是出生在中國的福建福州,後來因著局勢改變,母親帶了三個大的孩子來到台灣,我則是在台灣出生的,當時我的母親已經40歲了。我哥哥姐姐們年紀都不小了,她也帶不動他們。於是就常常帶著我,參加大小聚會。包括李弟兄回來辦特會,無論是在公賣局球場,或在中華體育館,我都跟著母親搭交通車去參加。

在我還不太懂事時,參加了很多大小的聚會。神主宰的手,在初中時我遇到校園霸凌的事件,這讓我感到非常害怕~我被同學(一個小流氓)霸凌。因著母親年紀大了,父親也工作忙,所以從小我就沒有習慣把這些事情告訴家人。我尋求其他辦法,想找人保護我,在不知不覺中結交了一些壞朋友。
 
在初中三年,可以說是我人生墮落最深的三年。墮落到一個地步,自己都不敢想未來會如何。我聽到別人在背後對我搖頭、嘆氣,直到今天我都還記得他們所說的話。然而我並不怪他們,因我對自己也是搖頭嘆氣,覺得自己不行。
 
感謝主!我有愛主的父母,他們永遠沒有放棄我。他們為我禱告,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就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有一天參加了一個聚會。我的同伴去板橋致理商專參加一個特別的聚會為期一個禮拜的時間,當他們回來後,各個靈裏焚燒。那個聚會就是他們回來的展覽聚會。

當時的我坐在後排,我抱著去看看他們在搞什麼的心態去參加聚會。我的心情很複雜。一面是羨慕,一面覺得自己的情形是搆不上的。就在那一天,主臨到了我。主在我裡面催促:你到底在這兒幹嘛?!你看看你的同伴,就是從小在教會中一起長大的,他們是那麼喜樂,所散發出來的榮耀,是那麼吸引你。
 
我聽了這話,裡面就蹦蹦跳。那是神的憐憫,在那場合中,神竟然向我說話。神在裡面催促我:上去。我根本不知道上去要幹嘛。最後還是忍不住裡面的衝動上去了。這一上去,我說:這是我受浸將近四年的時間,第一次站起來為主說話。弟兄姊妹覺得很奇怪,特會你也沒去參加,你上來幹什麼?大家起先有點害怕,以為我是來搗蛋的。但我上去說:這是我四年來第一次站起來,我能站出來,這就是一個見證。講完了,也講不下去了,就下去了。
 
感謝主,這是我第一次在聚會中說話。那一次,我真覺得:天向我開了。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天向我開了。我以前也說過這事,每次回想到這一段,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那是1970年,當時我正好16歲。是神主宰的憐憫臨到像我這樣不堪的罪人。
 
大本詩歌251首-我是個罪人蒙主恩
【第1節】
一切我所有,無非是接受;全是恩所賜,在我信之後;
所以不自誇,也不自尊,我是一個罪人蒙主恩!
(副)
我是個罪人蒙主恩!我是個罪人蒙主恩!
這是我身分,榮耀歸給神,我是個罪人蒙主恩!
【第2節】
從前我愚昧,罪惡轄我心,使我的腳步完全遠離神;
今被主尋回,能不歡欣?現今是個罪人蒙主恩!
【第3節】
流淚有何用,功行有何效?若非神憐憫,滅亡怎能逃?
前我因有罪,不敢近神,現今是個罪人蒙主恩!
【第4節】
我愛我救主,心中樂歡騰,我這蒙恩人不能不說明;
讓我再說明-用盡聲音-我是一個罪人蒙主恩!
 
每一次回想,我知道我並沒有什麼可以誇口的。這讓我想到撒母耳的母親哈拿,她許願而懷孕生子,她把撒母耳帶到殿裡面去。

撒上1:28 所以,我也將這孩子借與耶和華;他終身都是借與耶和華的。於是他們在那裏敬拜耶和華。
 
在撒母耳記上二章的一段話非常激勵我。
撒上
2:6     耶和華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陰間,也使人上來。
2:7     耶和華使人貧窮,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升。
2:8     祂從灰塵裏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尊貴人同坐,承受榮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屬於耶和華,祂將世界立在其上。
2:9     祂必保護祂虔誠人的腳步,使惡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動;因為人都不能靠力量得勝。
  
我們讀到這一篇信息,若沒有看見自己是蒙神憐憫的,憑什麼去憐憫人呢?得救後,我們所享有這一切,都是不配得的。若不是神的憐憫翻轉我們的人生,怎麼會有今天。我們可以在這裡服事,盡我們的這一分,活在主的恢復裡,一切都是神主宰的憐憫。
 
認識神的憐憫,就保守我們不驕傲、謙卑、向祂倒空、成為靈裏貧窮的人,好能一直空、一直滿。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不認識神的憐憫,所以裡面是滿的。若是滿的,就很難讓神有機會在我們身上做什麼。因著滿,就不認識神的憐憫,結果就不蒙憐憫。
 
主啊,是你的憐憫,是你高抬了我們。就像撒母耳的母親一樣,你實在是從灰塵裡抬舉了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了窮乏人。是神抬舉,是神提拔。不要忘了這個。如果忘了,也就不蒙憐憫。若是不蒙憐憫,談何憐憫別人呢?
 
第二,認識憐憫與恩典。路加福音15章浪子回家的事例。浪子和父家的光景實在離得太遠,明明是父的兒子,卻不敢回家。他想回家,卻近鄉情怯,不知道怎麼面對,只好編了一套說辭:

15:19 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
15:21 兒子說,父親,我犯罪得罪了天,並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
 
他自認為這一套說辭,應該天衣無縫,或許可以打動父親的心,哪裡知道,聖經記載:
15: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熱切的與他親嘴。
 
這就是憐憫。父親也可以坐在家門口不拿著棍子等他。你回來了,回來就好,吃吧,去洗個澡,看你一身髒兮兮的。這樣的對待似乎沒什麼問題,回來了,父親還是為著你,然而感覺很奇怪,好像缺了一個橋樑。就在浪子遲疑、猶豫時,這個父親相離還遠,就動了慈心,跑上前去,抱著他連連與他親嘴,這就叫做憐憫。
 
憐憫比恩典搆得更遠。我們乃是先受憐憫,才得恩典。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受憐憫,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來四16
 
週二:

三 我們若要在神新約的經綸裏事奉神,就需要認識這完全是在於神主宰的憐憫—羅九15 ~16,來四16:

在晨興餧養第三段:羅馬九章給我們看見神主宰憐憫的〔一個〕描繪,就是窰匠和泥。…神這窰匠對泥土有權柄。〔20 ~21。〕祂若願意,祂能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這不在於我們的揀選—這乃在於祂的主宰。
 
大本詩歌344首-照你企圖主
【第1節】
照你企圖,主,照你企圖,因你是陶人,我是泥土:
製造又甄陶,照你美意;降服且等候,使我歸依。
【第2節】
照你企圖,主,照你企圖,我在你面前謙卑俯伏:
鑒察又試煉,顯我真情;修理且洗滌,使我純淨。
【第3節】
照你企圖,主,照你企圖,完全脫自己,是我所慕:
破碎又剝奪,使我成零;挖透且倒空,使我無剩。
【第4節】
照你企圖,主,照你企圖,深願我全人向你降服:
聖靈充滿我,流露你命;基督活於我,彰顯你形。
 
這首詩歌最醒目的字就是照你企圖。我把主權交給你。我仰望你的憐憫,求你握住我,照著你的心意製做。照你企圖,就是認識神主宰權柄的人所該有的奉獻。盼望我們在神手中是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彰顯他的榮耀。
 
直到今天,我們還要繼續仰望主的憐憫。我看到很多人走著走著,遇到一些情形,半途就岔出去了。甚至已經快到終點,他卻岔出去了。我不知道終點是在什麼時候,但盼望我們能走到路終,且還能蒙憐憫。求主保守我們在這條路上不要岔出去。
 
正如詩歌所說:照你企圖,主,照你企圖,因你是陶人,我是泥土:製造又甄陶,照你美意;降服且等候,使我歸依。

這一週可以好好享受這一首詩歌。
 
就連我們在主面前背負責任也是神主宰的憐憫。

週六信息選讀:

不要掙扎着想背負甚麼責任,反要爲着神的揀選敬拜祂。你若這樣作,祂就要背負着你來負責任。我們越想憑自己來負責任,我們裏面就越受苦,並且滿了苦味。但我們若爲着主的憐憫敬拜祂,並經歷祂背負着我們來負責任,我們裏面就滿了甜如蜜的味道。我天天喜樂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學會信靠主的憐憫,並且爲此敬拜祂。
 
背負責任的人大部分都會有很多怨言,常常覺得勞苦重擔。要達到甜如蜜,天天喜樂的背負責任這樣的境界,著實讓我羨慕。
 
早年我不知道能事奉主乃是神的憐憫,常常靠著自己服事,以為自己能擺上些什麼。後來服事越多,裡面的怨言也越多。因為當你深入其中,眼睛就會看到很多人的情形。心想為什麼都是我?!我像馬大一樣在那裡抱怨,馬利亞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就我在那邊伺候主。
 
殊不知我能服事主也是神的憐憫。到了現在這個年齡體會就更深了。寧可服事人,也不要被人服事。我看到有人躺在病床或輪椅上,被外勞服事,或藉著機器維繫生命,那是很可憐的。
 
我們能服事主,是神高抬我們,憐憫我們,驗中我們,給我們力量讓我們來服事。回過頭說,從小我生活在北投。以往北投的名聲不是太好,人稱北投為風化區。所以多年來,北投從來都不是福音工作或屬靈工作上的重點,因為這裡沒有大學。感謝主!現在又有北士科,聽說輝達要來,所以會有幾個科學園區,包括關渡。關渡以前是關在那裡度過一生。現在的關渡不得了,連北投區的行政中心現在也搬到關渡去了。
 
早年因著這裡不是重點,很多事情就得學會擔負。就好比在貧窮的家庭中,從大到小無論什麼事都得學會擔負。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因為家裡窮,所以什麼事都得擔一點。
 
我從小在北投長大。從國中開始操練服事兒童,高中就操練服事國中,大學則操練服事國高中生。我很早就認命,要好好的服事。然而沒有學會:我的背負責任是出於神的憐憫,依然靠自己。所以掙扎努力去服事,總是覺得勞苦重擔。
 
感謝主!我生在北投,正因為沒有人,我的機會就比別人多很多。沒有人,就是我的機會。當我們要增區時,區裡沒有人,只要不發怨言,機會就來了。乃是神憐憫我們。一增區,因著人變少了,機會就來了。我們要學習看見是神主宰的憐憫,讓我們有機會來背負責任。
 
正是因為北投人少,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就是因為沒有人,很多機會就臨到我。在這過程中,我得著很好的成全。弟兄們不會因為我年幼,各方面資格不夠,仍然願意把機會交給我,為要成全我。回過頭看,我覺得真好。我很喜樂。雖然我年紀慢慢大了,但服事好像比以前更多了,時間安排得更緊了,但我沒有怨言。我姊妹可以替我做見證,我是歡喜做、甘願受。我不敢講甜如蜜,的確偶爾嘗到甜如蜜的味道。起碼我沒有什麼怨言,我是喜樂的。

包括白天班的服事,好像很受限制、受約束,但感謝主給我白天班的服事。也感謝弟兄姊妹在線上扶持我,還有蔡弟兄的扶持和配搭,正是因為要產出,才會進步。這不是我,乃是神背負著我。好多次要起來說話時,我告訴主,求你越過我的限制,越過我的軟弱,求你自己來向我們說話。

許多時候白天班說完了,我都覺得那不是我預備的話,乃是神背負著我來說話。我們都是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這是神主宰的憐憫。
 
週三:一切都是神的憐憫,只有神的憐憫,才能把我們帶到正確的地步。

在神主宰的憐憫之下,我們需要合適的調整,如此屬靈生命上才會有長進。調整就是被神對付。

有三種人是應當受神的對付的,就是意志強的人、情感強的人、和心思強的人。強不是很好嗎?意志強的人,把他綁住,神就沒有出路;情感強的人,一旦情感一被摸著,整個人就崩潰了,他完全被情感綁住了;有的人則是心思強,鑽牛角尖,誤會很深。不知不覺中不知道鑽到哪裡去了。

前一陣子弟兄們提了一個詞:腦補。遇到一件事腦補,腦補就把很多負面的情節,通過想像,無限發展。
 
這三件事需要被神打斷。神要對付人的強點,過於對付他的弱點。有的時候,強點攔阻人靈命的進步多過他的弱點。人在這三方面沒有受過對付,就不能認識神的憐憫。

人被神對付過,在他的屬靈生命上就有了調整。調整以後,我們這人光景是恰好的,沒有太多,也沒有不彀。到底窯匠會不會把這器皿做壞?!有人說那是神主宰的憐憫,不是我的事,而是神的事。不,神在我們上製作時,需要我們的配合。我們若沒有在他的光中服下來,不願意接受他主宰權柄所量給的。

有時神就量給我們一種環境,為要摸我們。有些弟兄的意志很強,無論做什麼事都是規規矩矩的,照著既定的流程而行,執行力也很強。但他的意志強到一個地步,很難調整他的腳步,也很難適應任何的轉變。有的人轉得很快,就像騎腳踏車時轉彎一樣,在很小的迴旋半徑內可以轉彎。
 
有的人意志強,就像是開聯結車的一樣。要他轉彎,需要很大的空間才能轉彎。有時轉不過來,就卡在那裡。教會的帶領乃是跟隨靈,靈往哪裡去,活物就往哪裡去。不是靈跟隨活物,乃是活物跟隨靈。

有的人裡面一旦下了決定,八頭牛都拉不回來,就是非常抝,這是意志太強。有的人則是情感很豐富,一旦被摸著情感的弱點,整個人就崩潰。本來好好的一個人,一旦在情感上受了傷而崩潰,整個人就軟趴趴的,趴在那裏,什麼都不是。
 
我們需要仰望神的憐憫,只有神的憐憫才能叫我們被調整過來,我們需要負該負的責任。
 
344首這裡說:降服且等候,使我歸依。我在你面前謙卑俯伏:鑒察又試煉,顯我真情;修理且洗滌,使我純淨。

第3節:完全脫自己,是我所慕:破碎又剝奪,使我成零;挖透且倒空,使我無剩。深願我全人向你降服:聖靈充滿我,流露你命;基督活於我,彰顯你形。
 
我們要成為蒙憐憫的器皿,也需要配合,當神主宰的手在摸我們、對付我們的時候,不要跟環境對撞。若對撞了,吃虧的會是我們自己。乃要學會服下來,仰望神的憐憫,神啊,你不要把我做壞了,不要把我這個器皿給弄壞了。我願服在你面前,讓你能繼續憐憫我。
 
週四:

2:17   所以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一樣,為要在關於神的事上,成為憐憫、忠信的大祭司,好為百姓的罪成就平息。
 
晨興餧養第一段:基督成為人,在地上生活為人,經過人生一切的苦難。他知道如何憐憫人,因為他是有人生經歷,就是有人生苦難經歷的人。
 
主是憐憫忠信的大祭司。他知道,是因為他經過了。所以人生的經歷很重要,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經歷,所以不知民間疾苦,也沒有同理心。祂知道,因為祂經歷過、體會過那個味道,所以祂能憐憫人。
 
第二段,爲了有資格作大祭司,基督成爲肉體,與我們一樣。我們甚至可以說,祂不只是與我們一樣,因爲祂在爲人生活中遭遇了我們所沒有遭遇過的事。祂成了和我們一樣的,同情我們一切的輭弱。
 
他醫病、趕鬼、救了許多人,還被人譭謗,最後被羞辱,以極刑被釘在十字架上。我們有誰被這樣對待的?所以他能同情我們的輭弱。這一段裡,有資格這三個字。這兩段有六個字:一是他知道;第二是有資格。

他能成為憐憫忠信的大祭司;就是因為他知道,他有資格。

第三段,希伯來四章十六節說,我們首先需要受憐憫,然後纔能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基督的憐憫對我們總是便利的。然而,我們需要運用我們的靈,接觸那在我們一切輭弱中同情我們的大祭司,藉此接受憐憫。
 
今天靈就在我們裡面,施恩的寶座就在那裡,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要得憐憫並不難,乃是十分便利的,只要我們的心肯轉,來到施恩的寶座前。感謝主,今天在我們裡面的,還不是審判的寶座。若是審判的寶座,我們統統要仆倒了。乃是施恩的寶座,所以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來,阿們!
 
我們要來,就是運用我們的靈來接觸那位在我們一切的情況中同情我們軟弱的大祭司。使我們受憐憫、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

73頁倒數第二段:

10:46 他們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大批的群眾,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
10:47 他聽見是拿撒勒人耶穌,就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可憐我罷!
10:48 有許多人責備他,叫他安靜,他卻越發喊著:大衛的子孫,可憐我罷!
10:49 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祂叫你了。
10:50 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裡。
10:51 耶穌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瞎子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
10:52 耶穌說,去罷,你的信救了你。他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大衛的子孫,耶穌可憐我罷!這個禱告真好。但願我們也能用這種方式來跟主禱告:主耶穌啊,可憐我罷!不管我的光景怎麼樣,主耶穌啊!可憐我吧。當我們身處難處中,在痛苦的情形下,要求主可憐。我們必須承認自己是無依無靠的,要在神面前求憐憫。當我們的態度對了,他的憐憫就能臨及我們。
 
週五:講到義和憐憫。我們要憐憫人,自己不能是個鬆散的人。

5: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我們要憐憫人,首先自己必須是公義的。我們對待自己該嚴格;對待別人,卻該富於憐憫。正如中國話裡所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然而事實上不是如此,我們通常是寬以待己,嚴以律人。我們常用比較苛刻的尺度去要求別人。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的刺,卻不想到自己眼中的梁木?』路六41

眼中有梁木,梁木大到讓你眼瞎,你卻看不到。你卻看別人眼中有刺。刺那麼小,你都看得到。這說出我們在神面前需要正確的對待別人,對自己是絕對公義的,對待別人卻該滿了憐憫。
 
反之,如果他每天早晨睡得很晚,他就會非常憐憫那些睡得很晚的人。這種憐憫根本就不是憐憫;這完全是錯的。這是同流合污。只有公義的人,才知道如何憐憫人。
 
我們要被變化,在召會生活裡,要從神的眼光正確的看待人。有些人的情形,真是需要憐憫他,要有耐心,也要有愛。這是教會的生態。若教會中每一個人都拿著尺度去量別人,試想有幾個人可以進到教會生活中,是經得起我們的量。

被這個量一下,被那個量一下,可能一個個都離開了。召會生活應該滿了包容,包容來自於滿了對人的憐憫。有了憐憫,召會的生態會是甜美、喜樂、和諧。如此自然會吸引別人進來。
 
召會生活久了以後,跟人比較熟悉了,人身上的缺點我們都看得很清楚。小時候覺得人的情形難逃我的法眼,似乎看人很厲害、很精準。後來才發覺:要看別人的缺點,誰都會,這哪能算本事。真正的本事是在人眾多的缺點裡看到他的優點,在他身上有什麼特點。
 
這是召會生活中所要學的。要來十二月份的姊妹成全訓練說到要看。看得清明適度。無論是看自己或看別人,如何看得合適?要有神憐憫的眼光。這一篇信息特別是對著長老同工及負責弟兄講的。在召會裡,當你摸到一些人的情形時,請記得你不是老闆,你沒有立場去罵人。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不過我們蒙恩得比較早一點。所以我是50步,他蒙恩比較晚一點,是100步。不過是50步笑100步。其實差不多的。
 
若沒有神的憐憫,我不會走到今天。我們要有合適的態度,如此就能在召會中營造一個好的生態。生態會把人留下來,把人吸住。大家這麼包容我,連我自己都沒有發現的優點,別人卻發現了。人很容易就會被吸進來。這是召會生活該有的光景。
 
我們若憐憫人,就必蒙憐憫。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有一天神要如何對待我們,就端看我們如何對待別人。我們必須操練,這是所是的問題。憐憫是不是沒有上限?!我們需要看見憐憫不是自己的,我們常常不是太過,就是不足。我們乃要從神的眼光尋求憐憫。在憐憫上有一個平衡的交通,乃是關於召會的見證。
 
若人在教會中騙財,或者別有所圖,那麼我們還要繼續憐憫他嗎?讓弟兄姊妹繼續被騙?當然不是。這裡有一個平衡的點是關於召會的見證。如果某人的動機和存心不是很正確,他來這邊是為了要得好處。且長久以來都是這樣的情形,周邊吃虧的人很多。他來,是想賣或推銷什麼,或者想跟人借錢⋯⋯;如果是這樣,為了教會的見證,我們需要保護不知情的弟兄姊妹。避免他們在這過程中受害,需要有一些限制。
 
所以從某一面來說憐憫不是完全無上限。如果他的行為對教會產生傷害,破壞教會的見證,我們需要儆醒。為了召會的見證把關。

回過頭說,首先我們必須蒙憐憫。認識神的憐憫,使我們不至於驕傲,也使我們能繼續蒙神憐憫。然後我們學會去憐憫別人,使憐憫成為我們的家風,召會能有良好的生態,藉著我們的憐憫、欣賞、包容,把人帶進召會生活裡。

另一面要看見,我們能服事是神的憐憫。盼望所有的服事乃是在神的背負底下來服事。如此你就真認識神的憐憫,阿們!感謝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