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白天班追求
第五週 新婦的義
蔡弟兄:
今天進到這一系列信息的第5篇說到新婦的義。新婦的義跟禮服是有關的。已過好幾篇信息都談到新婦的禮服。
這一篇所談到新婦的禮服,是越交通越深,越交通越高。
『我們要喜樂歡騰,將榮耀歸與祂;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啟十九7
『又賜她得穿明亮潔淨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十九8
婚娶的時候,一面新婦自己預備好了,另一面她得穿明亮潔淨的細麻衣。得穿,是一個法律的名詞。有可能我們沒有~得穿,意思就是不夠格。在神的眼中,你若是夠資格,就得穿明亮潔淨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本篇信息說到義這個主題。
壹 神的義就是神在祂公平和公義之行動上的所是—啓十五3,羅一16 下~ 17 上,約三16,約壹一9:
週一:神是聖別的,也是公義的。聖別與神裏面的性情有關,而公義與神外面的行動、作法、行爲和活動有關。
聖別跟公義都是神的神聖的屬性。聖別是裡面的性情;公義是外面行動的所是。神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須是公義的。神是公平的、是公義的。公平和公義原文來自同一個希臘字。有時翻譯成公平;有時翻譯成公義。公平就是justice,在各面是平穩的、平均的、平衡的。公義是righteousness 就是對的。
進入這個主題之前,必須認識義的定義。
『因為神的國不在於喫喝,乃在於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
『神的國乃是神掌權的範圍,使祂能彰顯祂的榮耀,以完成祂的定旨,所注重的不在於喫喝,乃在於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公義原意是義,指對的、正的。活在神國裏的人,對人、對事、對神,都該是對的、正的,沒有錯誤的、差的、歪的、斜的或偏的,這需要我們嚴格的對待自己。和平是義的結果,(來十二11與註,)是活在神國裏的人,和人並和神該有的關係。我們如果對人、對事並對神,都是義的、對的、正的,我們和人並和神的關係,必定是和平的。如此,我們就能在聖靈裏,特別是在神面前有喜樂。這樣,我們也就被喜樂和聖靈所充滿,(徒十三52,)活出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就是神國的實際。ˍ本節的話,照本章的上下文,是為著我們接納信徒而寫的。如果我們照著使徒在本章所指示的接納信徒,我們對所接納的人,就是對的、正的、和他們有和平的,因此也就能在聖靈裏喜樂,證明我們是活在神國的實際中,受神的管治;否則,我們對所不肯接納的人,就是不對、不正的,也就和他失去了和平,而不能在神面前有聖靈中的喜樂,證明我們不是在神的國裏服神權柄的。』羅十四17註2
這裡清楚的說到,義就是對的、正的,沒有錯誤,也沒有差的,不是歪的,斜的(在方向上面是斜的),偏的(好像擺在天平上兩邊不對稱,朝一邊傾斜)。司法的標誌就是一個天平,加上一隻寶劍。把人的事情放在天平上秤一秤,若有偏差,就需要接受審判。天平是正的、不傾斜的。這是義的定義。
貳 義有四方面的意義:
一 義就是按着神公義且嚴格的要求,在神面前與人事物都是對的—太五20。
所有得救的人原來都是墮落的人,都是亞當的族類。所謂與人是對的,有時我們覺得別人這樣對待我,實在是不對。我們必須反問自己:你對人是不是正確的?好比學生對老師,老師對學生。若一個國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即做君王的不像君王;做臣子的,不像臣子。這樣的關係就不對了。做父親對孩子的態度是不對的⋯⋯。
俗語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倪弟兄說:必須反過來,天下到處都是不是的父母。很多父母在對待兒女的事上是有虧欠的。對待兒女的方式,因著沒有經過學習,是不對的。兒女在成長的過程,有一段叛逆期,對父母親說話沒大沒小⋯⋯,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懂得父母的心。
有些是對事,比如一個國中生走在路上,看到一隻狗經過,忍不住就想踢牠兩腳。這隻狗並沒有惹你。他這一踢,狗夾著尾巴逃走了。這說出他對事是不對的。
高中畢業時,拿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刻,班上有幾個同學非常興奮,終於畢業了。竟然把自己用了三年的桌椅給砸毀,隨即高高興興的離開學校。這就是對物不公義。這是學校的財產,你竟然把它砸毀了,你是發洩了自己的氣,對公家而言則是受了損失。這是不正確的情形。
還有一些對事本身不正確的。比如當兵時摸魚,趁著長官沒有看見,就不動作了。輪到站崗時,就故意做其他的事情,甚至有人偷跑去睡覺。這事本身是不對的。
義要求我們在神面前,與人、與事都是對的。
四 義是在我們的所是上與神是對的—林後五21:
中間插入兩點:
二 義乃是那作爲那靈活在我們裏面之基督外面的彰顯—林後三8 ~ 9:
義就是活基督。當神成了我們的遮蓋,成為了我們的義,基督就進到我們裡面。他不僅是那靈住在我們的靈中,他更要擴展到我們魂的每一部分。最後祂要成為我們的活出。這個活出就是神的形像。當神的形像~基督得著彰顯時,就是義。
三 義是神國的事—太六33,詩八九14:
在神掌權的範圍裏,所有的行政管理都跟義有關。都是在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且是有次有序的,井然有序。義跟神的國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肆 神在祂兒子耶穌的血上是公義的—約壹一7,9:
神要拯救我們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都是亞當的後代。我們虧缺神的榮耀,所以神要赦免我們,就必須在手續上、做法上必須合乎祂的性情。公義是神重要的所是。神做每一件事情
都顯出他的公義。
我們在做一些事情時,常會受到自己的限制。你是這樣子的人,你所做的必須合乎你的標準。神不可能為要拯救我們,而把審判廢去,甚至連火湖也廢了。若是廢去,那麼神的仇敵該怎麼辦?神不能如此輕易的解決這些問題。
當我們死在罪中,而神要來稱義我們,就必須經過過程。有一本書叫:基督是我們的義。共有三篇信息,被收列在倪柝聲文集第36冊,叫做中心的信息。李弟兄把倪弟兄講道記錄,分為有一般的信息和中心的信息。基督是神的義,這一段是中心的信息。這跟他職事的中心非常有關。倪弟兄非常看重基督的死與復活,為著在生命裡產生召會,好叫我們經歷基督的得勝,至終帶進他的國度。
這一系列信息共有八本。基督是神的義是其中的一本。以前是一本小冊子,裡面有三篇信息。第一篇說到神是義。神的義。神是義的。第二篇:基督是我們的義。第三篇:我們是神的義。這跟今天的信息有關。
神的義就是神的道路、方法、手續。神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合乎祂公義的原則、公平。當人墮落,而祂要來拯救我們時,祂必須合乎手續。在這裡,倪弟兄見證說:在20多年前,他到一所學校去傳福音。學校規模並不大,他在校長室裡,學生圍在旁邊聽,他講到基督的救贖,學生聽不太懂。倪弟兄也看出他的表情和校長的疑問。
於是當場他就舉了一個例子說:在校長裡面,有一個很漂亮的花瓶。請問假如有學生不小心把這個花瓶打破,是否需要賠償?校長說:若按照校規,是一定要賠償的。若打破了卻不用賠償,那麼學校裡的東西會被破壞光了。就好像破窗理論一樣。一個窗戶破了,無所謂;那麼其他的學生通通可以破壞了。所以基本上是必須賠償的。
倪弟兄早年講到這信息時非常生動,沒想到第二天再去見校長的時候,花瓶竟然消失了,因為被打破了。於是詢問校長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說:有一個學生把這花瓶打破了。正如你所說的,就是這麼巧。然而打破花瓶的學生是校長最愛的學生,偏偏他的家境又不好。倪柝聲弟兄問:那麼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校長考慮了很多,考慮到這家長的情形,也考慮校規的問題。最後我決定自己出錢來賠償。倪弟兄說:這實在太好了,你這做法不僅維持了校規,也顯出你對這學生的愛。聖經上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入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遠的生命。』約三16
神為要拯救我們,祂愛我們,只好捨了祂的獨生愛子。『神使那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裏面成為神的義。』林後五21
祂經過為人生活,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把眾人所有的罪,不僅是罪行,連罪的源頭也統統算在基督身上,藉此除掉了罪。他被釘死、了結,把一切消極的統統除去了,使我們從罪中得著釋放。在神面前,基督成了我們的遮蓋。因著基督的緣故,神能親近我們。
詩歌17首
敬拜父 - 祂的公義
< 第1節 >
當我有罪充滿痛苦,
公義要求我受審判;
當主流血為我救贖,
公義要求賜我平安。
< 第2節 >
,
< 第3節 >
公義要求賬須清償;
當賬已經清償之後,
公義又要已償的賬,
不得再償,不得再收。
< 第4節 >
自從我主一次流血,
你不能再要祂受釘,
也不能再要我解決,
只能將我赦免、潔淨。
< 第5節 >
從前我聽你是公義,
我便害怕、逃匿不迨;
現今你義一被品題,
我反感覺寶貝可愛。
< 第6節 >
自從我識你的公義,
我更明白你的恩惠;
前者使我何等安息,
後者使我充滿安慰。
按照舊約,每一個犯罪的人都必須受審判。『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六23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
若我們都死了,那麼神的旨意也就完了。然而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沒有流血,就沒有赦罪。』來九22
所以必須流血,即必須有人死。且必須是無瑕疵羔羊之血。即一點都沒有罪的。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主耶穌來釘十字架。因我們都是罪人,是污穢的。被釘死是理所當然的。全宇宙中只有一位是不知罪的,然而神竟然把所有的罪加諸在他身上,他完成了救贖的工作,神就有立場赦免我們。
詩歌:當我有罪充滿痛苦,公義要求我受審判;當主流血為我救贖,公義要求賜我平安。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滿足了律法的要求。祂為我們完成了救贖。公義就要求祂賜我們平安。每一個信的人就都享受這平安。
第二節:神,是你義將我救主帶上十架忍受審判;也是你義將眾罪徒赦免、稱義並賜平安。
< 第3節 >
公義要求賬須清償;
當賬已經清償之後,
公義又要已償的賬,
不得再償,不得再收。
我們所欠的,主在十字架上已為我們付了贖價。好比我們欠了很多的債,卻無力償還。這時有另外一個人來了,非常慷慨的替我們償還了所有的債務。從此以後,這個罪案就消失了。原來的債主不能再來向我們追討。因為有人替我們償還了。
第五節:從前我聽你是公義,我便害怕、逃匿不迨;現今你義一被品題,我反感覺寶貝可愛。
< 第6節 >自從我識你的公義,我更明白你的恩惠;前者使我何等安息,後者使我充滿安慰。
首先是基督成了我們的義。得救後,我們已過的罪行,全都一筆勾銷。然而得救以後,依然必須小心謹慎過生活。因我們都是罪人,還是會犯罪而得罪神。
週一:『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從這句話的上下文可以知道,當我們有罪的時候,與神交通時可能會中斷。若犯了罪,必須肯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 ,神在他的話語上是非常信實。他說話算話,只要我們肯認罪,他就必須赦免我們。他也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赦免跟洗淨不一樣。赦免即罪案可以過去,洗淨則是連罪案的本身都消失無蹤。
李弟兄在一篇信息結束時的問答。 有一個弟兄姊妹提出一個問題:基督徒若不小心犯了罪,到神面前去認罪,請問到審判台前是否就不用再認了?這是很難答的。但是李弟兄回答的非常直接:這是當然的。
在今世我們所犯的罪,若肯在神面前認罪,神的話在約翰一書一章九節很清楚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所以,只要我們肯認罪的話,將來到基督審判台前就不用再認了。盼望我們不要背著很多擔子,每一個主日來到主的餅杯面前時,都要做一些清理。
『所以你在祭壇前獻禮物,若想起你的弟兄向你懷怨,』太五23
『就要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太五24
我們每個禮拜都有清理的機會,免得將來到了基督審判台前,被神光照的時候,有太多的東西來不及認罪。反之,我們若天天有清理,就會輕省很多。話說回來,有人認為認罪很簡單。只要犯了罪,就認。李弟兄在聖經要道裡寫了一篇 關於赦免。赦免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赦免叫做恢復交通的赦免。剛剛約翰一書一章九節是有了罪,跟神之間就有了隔閡,所以交通沒有辦法進行,必須認罪得著赦免。
大衛殺了烏利亞,奪了他的妻子。神很不喜悅,於是就派拿單告訴他:『你既藐視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子為妻,故此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撒下十二10
『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妻妾賜給與你親近的人,他必在日光之下與她們同寢。』撒下十二11
『你在暗中行這事,我卻要在全以色列面前,在日光之下施行報應。』撒下十二12
雖然大衞也痛悔,寫下痛悔詩,在神面前有了真實的悔改。但在他往後的年日裡,他的家中發生叛亂,他的兒子起來造反。他的妾也被人玷污。對此大衛非常痛苦,他知道神政治的手沒有離開他。
好像一個孩子,每一次都趁著媽媽出門時偷糖吃。我小時候也常常趁著媽媽出門就爬上去拿糖罐裡的糖出來吃。有一天被媽媽發現了,從此以後,媽媽每次出門時就把糖罐上鎖。她的做法改變了。同樣的,若我們每次都犯同樣的罪,犯了罪,就求赦免。不是真心的認罪,神政治的手會臨到我們,為要管教我們。使我們完全脫離罪的轄制。
大衛貴為一國之君,竟然犯了這粗鄙的罪,所以神的手在他身上是特別嚴厲。大衛是如此愛主,與主親近,他清楚知道神政治的手。說到這裡,有時我們必須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直等到他認為你已謙卑俯服,再把你升為至高。
許多弟兄姊妹因著一些過錯,神的手在他身上仍然有管教。千萬不要以為只要認罪就沒事,在今世受管教比來世受管教還是輕多了。神對大衛的評價是非常高,『⋯⋯。耶和華已經為自己尋著一個合乎祂心的人,耶和華已經立他作百姓的領袖,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撒上十三14
『神使那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裏面成為神的義。』林後五21
這是不得了的事,我們竟然能成為神的義。救恩救到一個地步,人若要知道神的義是什麼,可以從基督徒的身上看見什麼是神的義。神從基督徒身上彰顯出來。這是很困難的。倪弟兄的第三篇信息:我們成為神的義,講得非常細。年輕時,我讀到這篇信息得著很大的幫助。我必須誠實地說:我們是從義入了門,然而我們所走的路,神要我們操練學習義。可惜的是在基督徒中間,很多人不知道,也不曉得什麼叫做不義。
我們所活的世代本身就是不義的。做很多事好像都都是理所當然。不管是和同學之間,或跟同輩之間,許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很多都是不義的。所以,我們必須學習義。要去對付不義的事。不義的事情容易分辨,但對的、正的卻很難解釋。
學習義,就是不虧欠,不得所當不得的。不應該得的,就不要去得。也不給我們所不當給的。比如聖經說:『作丈夫的,要愛妻子,不可苦待她們。』西三19
你可以生妻子的氣,但若苦待她,就是違反聖經。這是不應該給的。有些惡毒、譭謗的話,不應該隨便從我們的嘴裡出來。
若要學習對付不義,首先就是對付不義的錢。我們不能花別人的錢,更不應該偷竊別人的錢。然而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把別人的東西當做自己的。像住在弟兄姊妹之家的,凡物公用,你們擺在冰箱裡頭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剛開始操練時,你買了一些自己喜愛的東西放在冰箱裡,有一天要用的時候發現不見了,被人用掉了。有的人就拍拍你肩膀說:弟兄,凡物公用。這是不義的。你把別人的東西當做自己的東西而使用。別人明天早上要吃的早餐,今天晚上因爲肚子餓了,你就把它當宵夜吃了。那麼別人第二天早餐就沒得吃了。這是不義。聖經上講到凡物功用,只在一個很短的時期裡操練。
今天的召會生活裡,無法實行凡物功用,因我們的生命尚未成熟到這地步。雖然我們可以在愛裡彼此包容、彼此接納。但不能因天冷,就隨手拿起別人的衣服穿。等到他要出門時才發現沒有衣服穿,這是不義。該繳國家的稅不繳,就是逃漏稅,想盡辦法不開發票⋯⋯。這是不義。
我們需要認識什麼叫不義,當你蒙主光照,有力量時可以賠償、對付。經過對付,就不再做了同樣的事。年輕時,我買東西,人家找錢找錯了,多拿了一張鈔票出來,當時我心裏還沾沾自喜,拿了鈔票轉身就走。然而才剛離開,主就跟我說話:你把錢拿回去。開頭我不肯,明明是他自己算錯錢的。主跟我講:你不可以!一直攪擾我,最後我漲紅著臉來到櫃檯,告訴店員,說:對不起,我剛離開,點了一下鈔票,發現你多給了我一張。對方十分驚訝,怎麼還有這種人 ?
經過這樣對付以後,你就不敢拿了。不僅要對付,也不該有喜歡使用別人的東西的習慣。有時,我們習慣使用別人的東西。一開始是借用,借用到最後,不知不覺就佔用。久借不還。年輕時,弟兄們提醒我們:回家後,把家裡東西清點一下,到底有多少東西不是屬於你的。那時身為大學生的我,把書架上的鉛筆盒,通通做了清理。竟然有二、三十樣東西不是我的東西。這些都是久借不還。不知不覺中就侵佔了。為此,我還一個一個去對付。
有些人是不曉得這是不義。他只覺得:你借我,是你好心。你需要的時候,就講一下,不就好了嗎?比如在華語新春特會中,你向人借了墊子,過後,你應該主動還給人。不還,就是不義。不要人家老是提醒你,你卻不肯還。
這是不公義。後面說到:要對付貪。我們要顧到別人和顧到別人的權益。比如休息時間,你若大聲喊叫,就是侵犯別人的權益。比如大家都在排隊,你卻喜歡插隊。這是不義。以前趙弟兄教我們說:有些人去買菜,喜歡討價還價。然而對方不肯,最後隨手抓把蔥,告訴老闆:這送給我了,然後人就走了。明明人家還沒答應,但你就抓了他的蔥,就走了。這追是不義。
不義的事在我們中間挺多的。我們在做事時,必須要有感覺。所以首先要認識什麼叫做不義。也願意認罪。這篇信息結束時,說到當我們操練行義時,在召會生活中看到別人不義,心裡就不平、很生氣。不願意跟他往來,也不願意理睬他。倪弟兄說:這樣生氣,不理睬是沒有用的。你需要求主給他光照,千萬不要用人造光。召會生活也是這樣。
主寬容我們,使我們在主面前蒙光照。所以需要為他代禱。
除非遇到好機會,在愛裡,他也願意請教你,點出他的缺失。你在愛裡幫助他並點出問題。藉著讀信息、禱讀主話,有光臨到他。沒有其他的路。千萬不要用人造光去照別人。乃要求主光照他。
切記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神的國不在於吃喝,乃在乎公義。這公義特別是指嚴嚴的對付自己。在許多事上我們都需要這樣操練。『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超過經學家和法利賽人的義,絕不能進諸天的國。』太五20
經學家跟法利賽人的義,乃是照著舊約的律法,是非常嚴謹的。然而新約時代,乃是基督來做我們的生命和生命的能力。渴望我們能活出一種義,無論是在性質上和水準上都遠超經學家跟法利賽人的義。這就是李弟兄在信息中所說:超凡的義。基督徒義的標準,遠超過世人義的標準。我們要給人並顧到別人。當教會有需要服事時,我們要選一個誠實可信、恨惡不義之財的弟兄來服事。若你常是貪得別人的東西、又久借不還,就不適合來服事。
要成為神的義並不簡單。路在哪裡呢?首先,你必須知道神是義的。祂非常厭惡不義。無論做什麼,他的道路都是義的。他盼望我們的所是與他相符。
新婦的義,這義必須做到我們的性格裡,做到我們的所是裡。
『王女在君尊的住處,極其榮華;她的衣服是用金線交織成的。』詩四十五13
『她要穿刺繡的衣服,被引到王前;隨從她的陪伴童女,也要被帶到你面前。』詩四十五14
『表徵藉著許多苦難並藉著死與復活而受了對付的基督,成為召會的義,滿足神公義的要求,使召會在神面前得稱義。(林前一30。)因此,用金線交織成的衣服,再次指召會的第一層遮蓋,(就是基督作我們的義,我們藉祂得稱義,)由9節的俄斐金子所表徵。(見9註4。)參出二八39註1。』詩四十五13註2
『另一件衣服,是她的第二層遮蓋,表徵召會要穿戴聖徒所行的義,被引到作王的基督面前,以滿足基督的要求,使基督與召會成為婚配。(啟十九8與註2,太二二11~12與11註1。)本篇的王后有兩件衣服。第一件衣服,“俄斐金子,”(9,)是用金線交織成的,(13,)相當於基督作我們客觀的義,使我們得稱義;第二件衣服,刺繡的衣服,相當於基督藉著那靈變化的工作,“刺繡”到我們裏面,並從我們活出來,作我們主觀的義,使我們得勝。第一件衣服穿在我們身上,使我們可以站在神面前;(路十五22;)第二件衣服編織到我們的性格裏,刺繡到我們的所是裏,使我們可以站在王面前。』詩四十五14註1
第二件刺繡的衣服就是那靈變化的工作,祂要編織到我們的的所是裡。
我母親在大陸學習過刺繡,當她來到臺灣時才三十多歲。她渴望把大陸所學習的刺繡複製出來。於是她在家裡自製了一個刺繡的架子。當時我的個子很小,常常在她刺繡時轉來轉去。我看到媽媽拿著刺繡的針穿著各種漂亮且發亮的線,每當針扎進布裡,會發出一聲:啵,隨後線跟著針一同穿過那布。慢慢織成一幅圖畫。完成以後,母親會請人用鏡框把它框起來。那真是美麗。其上有各式各樣的竹子、蘭花、牡丹 ⋯⋯。當時的我覺得母親真是萬能的。
這刺繡的工作就像聖靈的工作。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所有的人事物,都像針一樣來刺痛我們,為要破碎我們這個人。請記得破碎的目的,是要把基督帶進來。基督是針線後面的彩線。
當我們縫衣服時,如果不小心線頭鬆了,針穿過以後,線跟針就脫開了,就白縫了。結果只看到布上的洞孔。
經過環境以後,我們跟以前絕不會一樣。有的是變得更加頑固、千瘡百孔。若我們肯讓聖靈把神聖屬性的東西做到我們性格裡或所是裡。操練過義的生活,不僅幫助我們遠離不義,至終要成為我們的習慣、性格、所是。使我們打從心裡厭惡不義。
從前我也常犯這些問題,必須一樣一樣的去對付。即使到了今天,偶然我還是會犯,但不要習慣的犯。若習慣犯罪,那是不可原諒的。我們必須服在聖靈的管治下。生命的成熟是歷年逐日暗中所接受加起來的聖靈管治。神要把祂自己做到我們裡面,需要藉著聖靈工作,興起環境,把祂做到我們裡面,至終成為我們。神渴望把基督做到我們的所是裡。
週五:
『父親卻吩咐奴僕說,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腳上,』路十五22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讓我們喫喝快樂。』路十五23
李弟兄在信息裡說到肥牛犢就是產生第二件禮服的根源。今天要蒙主光照是不容易的,若有聖徒來找你交通,可能你蒙他話語的光照,但反應卻是恨透他了,再也不聚會了。因為他這樣子說我。因為這是蒙人的光照,而不是聖靈給他真實的光照。
當然人生命不成熟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吃。要給予足夠的餧養:吃基督、享受基督。惟有享受得越多,且消化吸收,不知不覺,基督就成為我們的組成。我們要看重每一天的晨興,這是極為享受的,會幫助我們生命長大。
李弟兄特別提到:聚會也是不得了的。
週二:因着我在召會聚會中得了賜生命之靈的供應,所以我很少錯過聚會。…我只渴慕參加聚會,並接受供應。我特別享受在安那翰召會的禱告聚會。我在那個聚會中得着那靈的灌注,並且被那靈浸透。會後,一切好像都是金的,並且我裏面的生命樹在長大,生命河在湧流。
你聽到這些話,有沒有這種感受?能享受禱告聚會,享受到這樣的地步。我也覺得主日的聚會真是享受。若錯過主日聚會,真是可惜。實行召會生活,藉著詩歌和真理的教導,真是享受。
詩歌17首
敬拜父 - 祂的公義
< 第1節 >
當我有罪充滿痛苦,
公義要求我受審判;
當主流血為我救贖,
公義要求賜我平安。
< 第2節 >
神,是你義將我救主
帶上十架忍受審判;
也是你義將眾罪徒
赦免、稱義並賜平安。
< 第3節 >
公義要求賬須清償;
當賬已經清償之後,
公義又要已償的賬,
不得再償,不得再收。
< 第4節 >
自從我主一次流血,
你不能再要祂受釘,
也不能再要我解決,
只能將我赦免、潔淨。
< 第5節 >
從前我聽你是公義,
我便害怕、逃匿不迨;
現今你義一被品題,
我反感覺寶貝可愛。
< 第6節 >
自從我識你的公義,
我更明白你的恩惠;
前者使我何等安息,
後者使我充滿安慰。
大本詩歌 17首真好。然而大本詩歌16首更好、更深。
詩歌16首
敬拜父 - 祂的公義
< 第1節 >
我們讚美你的公義,
你的正義我們稱奇,
永遠見證不已。
你是審判全地的主,
在你不義誰能尋出?
你是全然公義!
< 第2節 >
公義是你寶座根基,
和平藉此得以建立,
像你信實堅定!
藉著你這無比公義,
基督恩典作王管理,
使我得享和平。
< 第3節 >
你的公義使你兒子
去到十架為我受死,
救贖藉此成就;
當這救贖人肯信倚,
你的公義立刻稱義,
使人得蒙拯救。
< 第4節 >
為著顯明你的公義,
你曾寬容前一時期
眾人所有過犯;
並為顯明你的公義,
你也赦免這一時期
罪人所有罪愆。
< 第5節 >
一日你要審判萬民,
將你公義顯得完盡,
藉著我主基督;
我們要靠你義站立,
無何能將我們搖移,
恩典因義顯著。
< 第6節 >
將來國度充滿公義,
和平得在其上建立,
萬物和諧、同居;
在那永世新天新地,
更要充滿你的公義,
照著你所應許。
第四節:為著顯明你的公義,你曾寬容前一時期。眾人所有過犯;並為顯明你的公義,你也赦免這一時期。罪人所有罪愆。
詩歌裡的前一個時期,是指羅馬書三章二十五節到二十六節
『神擺出基督耶穌作平息處,是憑著祂的血,藉著人的信,為要在神以寬容越過人先時所犯的罪上,顯示祂的義;』羅三25
『為著在今時顯示祂的義,使祂能是義的,也能稱那以信耶穌為本的人為義。』羅三26
我們得救時,之前所犯的罪,藉著主的寶血以及我們的信,就得著完全的赦免。得救真好。過去的事已一筆勾銷了。然而得救以後依然要謹慎。為著顯明你的公義,你也赦免這一時期。這一時期就是約翰一書一章九節:『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得救後所犯的罪,必須一件一件的清理。每次認罪,主必答應並赦免你。今天還是恩典的時代,藉著神的赦免,使我們能不斷的享受主自己。
在聚會中滿了供應,只要我們這人的態度是對的、乾淨的,神會向我們說話。人對最重要。我很感謝文山大區鄭弟兄,他們講了一系列的信息~對系列。人要對、心要對、靈要對 、路要對、站得對、想得對、聽得對、說的對⋯⋯。神非常看重我們的所是。
一個對的人,一個正確的人,就是神的道路、神的方法。若神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人,就是無路可走。神只能等待,盼望在地上有更多的人像新婦一樣,裝飾整齊,預備好了。
我們服事人該有清楚的方向,知道要把人服事到哪裡去。義不是人憑著自己而活出的,那是沒有價值的。人所活出的義,會叫人驕傲:你看,在這件事上我比你更公義!你們這些負責弟兄真是不行⋯⋯。
然而保羅說:『並且給人看出我是在祂裏面,不是有自己那本於律法的義,乃是有那藉著信基督而有的義,就是那基於信、本於神的義,』腓三9
我們必須承認,若要活出義,在藏身在基督裡。若離開了基督,就什麼都不是。一旦離開了召會生活,自然就過著不義的生活。你會發現全身滿了污穢。
『但我們照祂的應許,期待新天新地,有義居住在其中。』彼後三13
這裡的義,好像是一個活的人位。居住就是安家。新天新地 是在千年國結束以後才來到。彼得說:有義居住在其中。整個宇宙中所有不義的事統統除去了。神的義作到得勝者裡面,使得勝者成為羔羊的新婦,享受千年國的婚筵。所有失敗的信徒,經過管教,最後也得勝了。經過這樣清理之後,一切都是井然有序,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都得以歸正。
當新天新地來到時,所有的東西是絕對維持在神義的次序底下,即在寶座之下,不再需要任何審判。這是何等的光景。在那裡我們可以享受平安與喜樂。這跟我們今天在地上所看見的完全不一樣。今天地上的生活滿了不義,到處都是脫序、混亂的光景。然而在召會生活裡,我們能豫嘗新天新地,有義居住在其中。
在召會生活中,我們要操練回到靈裡。活出義的秘訣就是讓主充滿你,自然而然就活出神的形像,神的國耶就在我們中間。
柯弟兄:
感謝主,剛剛蔡弟兄把倪弟兄有關義的交通清楚的點給我們。我們這個人是何等的不義。關於義的各方面的認識,求主藉著這些話光照我們。
本週進入新婦的義,前兩週說到新婦的成熟,主要著重在生命的長大與成熟,結果不僅他能信靠安息於全足之神的憐憫,還能把祝福帶給別人。正如雅各成熟時最有力的標記,就是祝福別人。
上一週講到新婦的美麗,以弗所書說到:要用話中之水的洗滌潔淨我們,除去我們的斑點、皺紋,和這類的病。斑點代表天然的性情,皺紋代表老舊的人,需要一天一天洗濯。神所在意的乃是新婦的美麗。美麗就是基督從我們裡面照耀、彰顯出來。
這和本篇所說新婦的義是極其相關的。義就是神從我們身上活出來。
壹 神的義就是神在祂公平和公義之行動上的所是—啓十五3,羅一16 下~ 17 上,約三16,約壹一9:
『公義和公平,是你寶座的根基;慈愛和真實,行在你面前。』詩八十九14
『公義和公平是神的神聖性情兩個主要的屬性,乃是神寶座的根基。這符合一個事實:在新耶路撒冷裏神寶座的根基是純金的,而金表徵神公義和公平之屬性的性情。(啟二一18下,二二1。)見賽三二1註2。』詩八十九14註1
公義就是對的;公平在以賽亞三十二章說:『看哪,必有一王憑公義作王,必有首領按公平掌權。』賽三十二1
『公義就是對的,而公平乃是在審斷上公義。基督要憑公義作王,祂必藉著祂的助手(就是眾首領)掌權,按公平審判百姓。』賽三十二1註2
家裡孩子多,常會跟爸媽抗議不公平!孩子放學回家也會抱怨說:老師不公平!這是指老師在作為上、對待上、審斷上是不公平。現今外在的大環境,包括政治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這些乃是出自於不公義的人, 做了不公平的對待。
神是公平和公義,他的所是就是義,即義是他的神聖的屬性。
一 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寄託在神公義的根基上。
神是公義的,凡他說過的話,就必須履行。若不履行,他就不信實,也不公義。
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人犯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因人沒有聽神的話,就被趕出伊甸園。『於是把那人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創三24
從此人和神之間生命的線就斷了。神只好以子的身位親自來到地上,親自為我們完成了救贖。在十字架上 ,神使那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因著祂的流血 ,我們的罪就得赦免。我們只要悔改,轉向祂,也就接受基督成為我們的義。當我們在祂裡面,神因基督的緣故就不得不稱義我們。
神的稱義是經歷基督重要的基礎。如果基督沒有為我們流血捨命,完成了法理的救贖,我們就沒有辦法在祂裡面,我們與他中間有了絕緣體,也就無法經歷祂。因著基督完成法理的救贖,神已稱義基督,也稱義在基督裡的人,所以我們開始可以主觀的經歷基督。因祂如今乃是活在我們裡面。對基督的經歷乃是必須建立在神這公義的根基上。這是不可動搖的根基。
貳 義有四方面的意義:
一 義就是按着神公義且嚴格的要求,在神面前與人事物都是對的—太五20。
常常我們跟人的關係上是有難處的。87頁的倒數第二段:在你這樣經歷那靈以前,你也許很容易和你的妻子或丈夫爭吵。但是你若經歷那靈作你生命的供應,你想要吵的時候,裏面就有個東西會阻止你。譬如,一位姊妹可能受試誘要責怪丈夫,但是她裏面深處有個感覺,應當進到房間裏禱告。這樣的經歷,是藉着新約職事供應到我們裏面的那靈作生命的供應而有的。
87頁第二段:一個按着義清醒過來的信徒,與妻子、兒女、鄰居、眾聖徒、召會、自己,都是對的。在這些方面不對的人,都是在沉醉昏睡之中。
按著義清醒過來,就是要醒悟。與神、與人、與自己都是對。
在職場工作中,有些人會偷雞摸狗、摸魚打混。人在的時候,裝的很認真。遇到事情,能推脫、就推脫,能混就混。這對事的態度是不對的,是有虧欠的。針對物,當我們裡面有貪婪,不知不覺中就會不義。
在我孩子還小的時候,帶孩子回娘家,因著孩子們沒有見過稻田,所以我姊妹就彎下腰拾起稻穗給孩子看看:這就是你們平常吃的米飯。沒想到孩子強烈的反應說:媽,你怎麼可以去採別人的稻子?!我姐妹覺得農村裡彼此都很熟悉,我只不過是採一點點下來,為要給你們看看,我又不是偷他的稻子⋯⋯。然而孩子強烈要求,媽媽只好拿出十塊錢放在田邊,以此賠償虧欠。這時孩子才放過媽媽。
我們如何與神、與人事物都是對的?這不簡單。兩個月前我跟八十一會所的年輕人在一次聚集裡說到:在外面工作,無論是在政府部門,或私人企業,多少都有內控的機關,或內控機制的設計。內控很重要。如果內控失靈,不是很正確的,沒有辦法發揮正常的功能,或者缺乏內控的機制,就會有很多亂來的事情發生。
我們必須承認,信主前,我們裡面內控的機制只剩下微弱的良心感。偏偏這良心的感覺常常是失靈而沒有感覺的。有時做了一些壞事,或占了人家的便宜,卻還一付洋洋得意的樣子,這說出我們內控出了問題。
感謝主,得救以後,有神的靈住在我們的靈裡。
林後三8 ~ 9『何況那靈的職事,豈不更帶着榮光?若定罪的職事有榮光,那稱義的職事,就越發充盈着榮光了。』
這裡說到新約的職事是以那靈做我們裡面的供應;以義做神在外面的彰顯。我們有裡面的供應,就能有外面的彰顯。
86頁最後一行:義就是對的。當那靈在我們裏面真實且實在的生活、行動、活動時,我們自然而然與神、與人、與自己都是對的。這樣對義的領會並沒有錯,但還不彀。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來看關於義的事。
保羅在林前十五章三十四節說,『你們要按着義清醒過來,不要犯罪,因爲你們中間有人對神是無知的。』
我們若沒有新約的職事,就不會有那靈,也不會有義。…我們中間許多人能見證,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以後,纔開始領畧到,我們裏面有個東西是活的、真實的、實在的。這就是那靈在我們裏面運行,使我們喜樂、平安、安息。這就是生命的靈,由主恢復裏的職事供應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生命的供應。
新約職事裡,是那靈的職事,也是義的職事。當我們悔改、相信接受主,那靈就進到我們裡面。那靈在我們裡面是活的、是真實的、是實在的。很多人做了多年的基督徒,對於那靈在裡面的感覺很遲鈍。因為他習慣靠自己,習慣性的壓制,不讓那靈在我們裡面有活動的空間。在他的習慣裡充滿了己,讓那靈沒有空間。
所以神必須興起一些環境,即聖靈的管治。一面是聖靈的管治,一面是聖靈的充溢。在我們裡面有新陳代謝的變化。我們要注意那靈的職事是聯於稱義的職事 。那靈活在我們裡面,外面有基督的彰顯,那就是義。所彰顯出來的就是神的形像。
週三:
『使律法義的要求,成就在我們這不照著肉體,只照著靈而行的人身上。』羅八4
『因為神所豫知的人,祂也豫定他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羅八29
我們需要領略:在我裡面有一個活的、真實的東西。祂在我裡面運行。如果做了多年的基督徒,一直沒有注意到在我裡面的運行⋯⋯,換句話說,你裡面的內控機制始終是被壓抑,沒有功能的。那要說義恐怕都是白講的。我們必須讓裡面的靈活過來。你活了沒?享受了沒?改變了沒?最重要的乃是靈要活過來。
要轉向主,除去帕子,有神的話在我們裡面和神的靈在我們裡面運行,這就會非常真實。
在一個召會聚會中,也許一點也沒有題到那靈是生命的供應。…雖然聚會中沒有說這樣的話,但事實上,在聚會中那靈供應到你裏面了。在主的恢復裏有一個職事,把那經過過程的三一神作賜生命的靈,寫到我們裏面。
週二:因着我在召會聚會中得了賜生命之靈的供應,所以我很少錯過聚會。…我只渴慕參加聚會,並接受供應。
很多時候,神是在聚會中向我們說話,點活我們,挑旺我們。
三 義是神國的事—太六33,詩八九14:
1 神的國就是義。
2 義與神的行政、管理和管治有關。
四 義是在我們的所是上與神是對的—林後五21:
週二:
許多基督徒有一種觀念,以爲我們作錯事時,我們就與神不對了。這種義的觀念太膚淺了。卽使我們沒有作錯甚麼事,我們與神可能仍是不對,因爲我們也許不在主的心思和意願裏。表面看來,我們各方面沒有甚麼不對;然而,我們全人也許與神非常不對。我們可能沒有照着主的心思,我們所作的也許不是祂的意願。只要我們不行神的意願,我們就是不對的。
假如有一個青年人在學校裏沒有作錯甚麼事,但是他沒有好好讀書。不僅如此,他坐在那裏上課的時候心不在焉。…從外面看來,他也許沒有錯;但從裏面來看,他整個人都是錯的。同樣的原則,許多聖徒外面看來沒有甚麼不對。事實上,他們整個人都不在主的意願裏。
主拯救我們,是要把我們救到他的心思、意願𥚃,讓我們明白主的心思和意願。
你若得着賜生命之靈的灌注並浸透,你裏面的人就會透亮。你會明白主的心思,你也會知道甚麼是主的意願。你自自然然就會在祂的意願裏,行祂的意願。結果,你與祂就是對的。不僅如此,你會知道當怎樣待人,也會知道當怎樣處理財物。這樣,你就成爲一個義的人,在大小事上都是對的,與神、與人、與自己都是對的。這是一個彰顯神的人,因爲他的義就是神的形像,就是神彰顯出來。
我們常說:人對最重要。神在地上不是要得著一個好人,乃是要得著一個神人。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是不是一個好人?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我們是好人。但神不是要得著一個好人。神要得著的乃是神人。如果我們沒有活在神的心思和意願裡,不是為了神旨意而活在地上⋯⋯。前一陣講到摩西時,說到生存與生存的目的。若不是為了神旨意而活,也沒有摸著神的心思和意願,即使沒有做錯什麼事,但在神眼中仍然是不對的。
反之,如果得著賜生命的靈,且被祂灌注、浸透,裡面活而透亮,自然就會明白神的心思。不太需要別人的教導。
『你們從祂所領受的膏油塗抹,住在你們裏面,並不需要人教導你們,乃有祂的膏油塗抹,在凡事上教導你們;這膏油塗抹是真實的,不是虛謊的,你們要按這膏油塗抹所教導你們的,住在祂裏面。』約壹二27
不需要人的教導,裡面會知道該怎麼樣對待人,該如處理財物,結果我就是一個義的人。我們裡面有一個活的、真實的、實在的,那靈在我們裡面運行。這就是裡面內控的機制。這會使你與神的關係是對的。在裡面指教你如何待人、處理財物,在神面前與人事物都是對的。最重要的是與自己是對的。
有些弟兄姊妹常常會跟自己過不去。不知不覺鑽牛角尖,看到一些人,或遇到一些事⋯⋯。當你跟神不對 ,跟自己也不對。最後就不聚會了。因為看到某某人,讓我覺得受不了,有許多抱怨⋯⋯。
有一次跟一位弟兄談到這些事,我告訴他:是!你說的是對的。但你所採取的方法是不聚會。你所不滿意的那個人,他聚會,繼續享受主。反倒是你不聚會了,你在那邊生氣,然而你氣了半天,他並不知道你在生氣。結果搞到最後,你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我們需要看見那靈在我們裡面是活的、是真實的、是實在的,我們要注意那靈的運行。要作敞開的器皿接受他的灌注、浸透,使我們被充滿而透亮,而有主的心思和意願,也知道如何待人。不知不覺就活出義的生活。在外面的行動、做法、行為活動都是義的。
『因為生命之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已經釋放了我,使我脫離了罪與死的律。』羅八2
『使律法義的要求,成就在我們這不照著肉體,只照著靈而行的人身上。』羅八4
我再說,我們若照着生命之靈而行,每一條誡命就會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成就在我們身上。
不要想修行、改良,這是沒有用的。重要的就是:我裡面有生命之靈,這生命之靈有其運行。只要履行這運行的律,祂在裡面就是活的、是真實的。當我們照著生命之靈的運行,律法義的要求就成就在我們身上。我們所事奉、所敬拜的神,就從我們身上彰顯出來。
週三:
我們有義,就是有我們所事奉並敬拜之神的彰顯。因着我們有這個彰顯,也就是我們藉着生命之靈自然活出的義,別人就會信服並被征服。
你裡面有這義,別人很自然就信服並被征服。不要用人的方法去做一些事情。特別是領頭的弟兄們,若活出義來,別人就會信服也會被征服。
一位弟兄跟我交通到他們的事奉聚會,談到一些事情,大家僵持不下,一些弟兄的看法、感覺跟長老不太符合,最後長老想要定案,就說:就照這個(即他的意思)然後說了一句:我是長老。我心想用這種征服別人的方式,對此我是打問號的。教會不應該用地位,濫用神的權柄,征服別人。乃應該有一種彰顯,使別人信服且被征服。
『使律法義的要求,成就在我們這不照著肉體,只照著靈而行的人身上。』羅八4
週三:模成祂形像的路,就是照着生命之靈而行,使律法義的要求可以成就在我們身上。這樣,我們就有了義,而這義正是神兒子的形像。因此,那靈產生義,而義就是形像。
這就是模成他兒子形像的路~照著生命之靈的律而行。那靈在我們裡面是活的、是真實的、是實在的。如果我們對那靈外行,多年來有很多理論,也聽了很多話,甚至講了很多理由。然而有沒有問問:那靈怎麼說?那靈在裡面的感覺是什麼?我們有沒有習慣讓那靈在我們身上有地位?如果沒有,我們裡面仍然是 不義的。即使讀了這篇信息,我們與神、與人、與事物並對自己都不是正確的。
伍 義與神的國有關—羅十四17:
『因為神的國不在於喫喝,乃在於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
當你在神面前是對的,是公義的。那麼你跟人、跟神的關係就是和平,結果就是有喜樂,即聖靈中的喜樂。這裡提到的義就是神的形像。義建立神的國。正確的國應該是這樣。
九十一頁:現在我們把義的這一面,應用到我們的家庭生活和召會生活中。
特別請大家把應用這兩個字畫下來。如果讀了這一篇 信息,卻不懂得應用,那就是白讀了。要應用到家庭生活和召會生活。
當一對夫妻彼此不滿意,家裏的光景不愉快時,在他們的家庭生活中就沒有義,沒有神兒子的形像。照樣,神的國也不在他們中間,因爲神的國就是義。看到這種光景的人,得不到任何基督的形像、神的彰顯的印象。
這句話是很嚴肅的。特別是夫妻之間的光景。1988年 我的姊妹曾經在眾人面前哭訴說:跟我的關係不太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時我心裡還不以為然,覺得我姊妹太過分了,竟然在公開場合暴露,覺得我哪有這麼壞,甚至覺得自己還挺好的,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然而當姊妹這樣暴露的時候,我裡面一面覺得很羞愧、很難過,因我在弟兄姊妹中間的形像應該還可以 ,但經過姊妹這麼一講,形像大壞。在這裡重要的是在你身上有沒有神的形像。我清楚知道不管我說了多少話。若我姊妹不認同、不痛快,覺得嫁給我不幸福。那麼我所說的,都是白搭。所以我們開始有屬靈到家的操練。這不是別的,就是在一些細節上好好的操練。不要只在外人面前顯得很屬靈,但在家中卻是另外一套生活,那就是不義。
假如一位弟兄和他的妻子活在靈裏,照着那靈而行,他們就會喜樂,他們的孩子也會喜樂。
要知道夫妻失和吵架,是會影響孩子對婚姻的觀感和態度。我認識一位弟兄,因為父親在家中長期都是暴君,最後,他們幾個姐妹都不敢結婚。因為看到父母親婚姻失和,導致他們對婚姻有恐懼。我們要非常小心,因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撒種。盼望我們的家庭生活,能讓人看見神的形像。讓人家羡慕並領略神的國是顯現在家庭中。這就是家庭生活中的義。
週四:
假如一個地方召會裏…沒有發怨言、批評或說閒話,只有謙讓宜人、讚美、呼求主名和交通;此外,聚會又是活的、有次有序的,盡功用的也多。在這樣一個召會中,必定會看見滿了義的神的國。那裏一切都是有次有序而平順的。
我們眼睛常看到別人的缺點那個缺點,很容易就發覺別人的缺點。我剛開始愛主時,常常洋洋自得,覺得自己總是很快就看出別人的缺點。後來才發覺:當你看到缺點,看多了以後,就開始發怨言、批評、說閒話⋯⋯。我們在召會中應該要本著兒童排鼓勵本的原則,去發掘別人的優點,欣賞別人的新造。而不要看亞當的舊造,這是我們必須操練的。
其次是,只有謙讓宜人、讚美、呼求主名和交通。
第三,此外,聚會又是活的、有次有序的。若我們彼此之間沒有故事,很容易就活,在生活中自然有一種彰顯(活出),聚會也自然是活的,且是有次有序。
最後,盡功用的也多。人人都活潑的盡功用。在這樣一個召會中,必定會看見滿了義的神的國。那裏一切都是有次有序而平順的。
在應用上,不只要在家庭生活中應用,也要在召會生活中應用。這是地方召會該有的正確光景。即沒有發怨言、沒有批評、沒有說閒話,只有謙讓宜人、讚美、呼求主名和交通。聚會是活潑的,有次有序,且盡功用的也多。這就是神的國顯在那裡。
新約職事的目標,乃是把經過過程之三一神那包羅萬有的靈供應到人裏面,作他們的供應。同時,這職事也把基督分賜到信徒裏面作他們的義。這樣,當信徒們照着那靈生活行動時,他們的光景就能彰顯神,給人神兒子的印象。
請記得供應和分賜。
至終, 啓示錄十九章的新婦要成爲二十一至二十二章的新耶路撒冷。…二十一章…十八節說,『牆是用碧玉造的。』此外,新耶路撒冷的第一層根基也是碧玉(19)。因此,這城顯出來的樣子是碧玉。啓示錄四章指明,神坐在天上的寶座上,顯出來的樣子也好像碧玉。因此,碧玉是指神的形像,神的彰顯。碧玉是神顯出來的樣子,也是新耶路撒冷顯出來的樣子,這個事實指明這座聖城要與神有相同顯出來的樣子。整座城都要彰顯神。
『那位坐著的,顯出來的樣子好像碧玉和紅寶石,又有虹圍著寶座,顯出來的樣子好像綠寶石。』啟四3
今天我們一直在豫備新婦的禮服,這禮服要有義的樣子,而義乃是神的彰顯。至終,在新耶路撒冷裏,這乃是碧玉的樣子。
彼後三13『但我們照祂的應許,期待新天新地,有義居住在其中。』
彼後三章十三節…所用的『義』字,意義非常豐富。有義住在新天新地的意思是,一切都井然有序,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並且都得以規正。一切都要在正當的治理之下,接受管理、管制,因爲那裏有神的寶座、國度、神聖的行政。結果乃是平安與喜樂。
在以弗所書生命讀經裡說:因著人的墮落,整個宇宙就變成一個崩潰的亂堆。
年輕人形容工作:好崩潰。事實上今天大環境是處在一種崩潰的情形中。如今我們信主了,都需要歸一在一個元首之下,從自己裡面出來。若活在自我裡,都是分裂崩潰的。神在宇宙中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
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一切都井然有序,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並且都得以規正。一切都要在正當的治理之下,接受管理、管制,因爲那裏有神的寶座、國度、神聖的行政。結果乃是平安與喜樂。
93頁:今天地上幾乎沒有義,所有的乃是不義、脫序、混亂。但是讚美主!在召會中,我們豫嘗了新天新地,有義居住在其中!此外,我們也應當能說,靠着主的憐憫,義也居住在我們的家庭生活裏。
新約的職事只作一件事,就是把基督供應給人,在人裏面作爲那靈,成爲人生命的供應;並在人外面作爲義,成爲神的彰顯。神的這個彰顯就是義,就是神的形像,要帶進國度,在其中一切都得以規正,有秩有序,且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這使我們豫嘗要來的國,以及新天新地裏的新耶路撒冷。這就是新約職事的功用。
新約的職事是把那靈供應給我們,也把義服事給我們。
陸 在啓示錄十九章七至八節我們看見新婦的義:
『我們要喜樂歡騰,將榮耀歸與祂;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啟十九7
『又賜她得穿明亮潔淨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十九8
週五:
基督成爲從神給信徒的義有兩面。第一面是祂作信徒的義,使他們在悔改歸向神並信入基督時,客觀的在神面前得稱義。
『父親卻吩咐奴僕說,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腳上,』路十五22
第二面是基督作信徒的義,從他們活出來作神的顯明;這位神就是在基督裏賜給信徒的義,使他們主觀的蒙神稱義。
當神把基督賜給我們,給我們穿上時,祂就進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和生命的供應,好從我們裏面活出祂自己來。這個活出來就是神在基督裏的顯明。
這兩面由路加十五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裏上好的袍子和肥牛犢所豫表。上好的袍子豫表基督作神賜給信徒的義,在神面前在外面遮蓋他們,作他們客觀的義。肥牛犢豫表基督作神賜給信徒的義,作他們生命的供應,使他們活出在基督裏的神,作他們主觀的義。
九十五頁第三段:
在路加十五章,當浪子回到父親那裏,父親吩咐奴僕把上好的袍子拿來,給他兒子穿上。這袍子頂替了回家浪子的破衣(參賽六四6)。…因此他成了一個新人,但這只是外面的。
雖然浪子已經穿上袍子,但他仍然是餓的。他會說,『父親,我需要一些東西喫。我一直在喫豬喫的東西,我快餓死了。父親,我不需要這袍子;我需要東西喫。』但父親會說,『兒呀,如果你這麼可憐,穿着破衣,我不能供給你甚麼。我必須使你的穿着好看起來;這樣你纔配得過我,我纔能供給你好食物,就是肥牛犢。』
上好的袍子豫表基督在外面作我們的義。肥牛犢豫表主觀的基督進到我們裏面,給我們享受、消化、吸收,成了我們的組成,甚至成了我們。
當我們吃的時候,面色就會發光、紅潤,這就是把基督給活出來了。
週六:
『王女在君尊的住處,極其榮華;她的衣服是用金線交織成的。』詩四十五13
『她要穿刺繡的衣服,被引到王前;隨從她的陪伴童女,也要被帶到你面前。』詩四十五14
在〔詩篇四十五篇〕裏,王后有兩件衣服(13 ~14):一件相當於客觀的義,使我們得救;另一件相當於主觀的義,使我們得勝。
補充本214首
得勝藉著喫基督
< 第1節 >
主曾召你我得救,
祂再召你我得勝。
對主呼召說『阿們』─
要得勝!
召會光景墮落了,
許多道理都知道,
生命卻是摸不著─
要得勝!
< 副歌 >
要得勝!要得勝!
勝過死沉的宗教,
要得勝!
放下所有的辛勞,
脫離一切的老套,
只管單單來喫主─
要得勝!
< 第2節 >
神原命定人來喫,
喫是今日的恢復,
喫是得勝的道路─
要得勝!
快來享受生命樹,
脫去道理的束縛,
得勝藉著喫基督─
要得勝!
< 第3節 >
教訓不能變化魂,
叫神旨意受虧損,
喫主搆上神標準─
要得勝!
若要得勝就要喫,
無論聚集或獨處,
喫到全人得飽足─
要得勝!
< 第4節 >
速速催促主再來,
藉著喫喝產男孩,
現在喫祂,
一直喫─要得勝!
為著主的金燈臺,
為著得勝的男孩,
為著新婦祂所愛─
要得勝!
補充本詩歌214首的第一句話:主曾召你我得救,祂再召你我得勝。我們得救,是沒有問題了。但我們是否得勝?副歌:要得勝!要得勝!勝過死沉的宗教,
要得勝!放下所有的辛勞,脫離一切的老套,只管單單來喫主─要得勝!
吃是今日的恢復,吃是得勝的道路。我們需要來吃祂、享受祂。
信息選讀:啓示錄十九章裏的新婦乃是穿上明亮潔淨的細麻衣—信徒所行的義。這是基督漸漸長大,從我們身上活出來的。當我們讓基督在我們裏面長大,而把祂活出來,祂就成了我們的生活。使基督能在我們裏面長大並且活出來惟一的路,就是一直喫喝祂。
第二件衣服是刺繡的衣服。詩篇四十五篇的王后表徵召會,她的第一件衣服是用金線交織成的,第二件是刺繡的衣服。在聖經裏,金表徵神的性情。在我們得救的時候,我們接受了一件金的衣服,使我們能到神面前。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另一件衣服,就是刺繡的衣服。這刺繡表徵聖靈變化的工作。今天聖靈正作工在我們身上,變化我們…。
神在環境中一針一針的把他自己編織到我們裡面。我們必須承認:若沒有環境,我們不會一直吃。我們常是被動的,有需要才想到主。常忽略在神面前做一個敞開的器皿。雅各直到失去了約瑟,先是腿瘸了,隨後最愛的太太也死了,最後連最愛的兒子也不見了。至終雅各一切都不行了。
從創世記37章到47章,在他失去約瑟的20年間,他是向神敞開的器皿。在20年間你看不到雅各做了什麼。在這之前雅各有很多的作為。他靠著自己有許多抓奪。然而在這20年間,他停下一切,成為一個敞開的器皿。
盼望我們要懂得所有的苦難,就是要我們向他敞開,讓他充滿、灌注、注入到我們裡面。當我們被他充滿,自然在我們身上就有一種活的彰顯。這活的彰顯 就是新婦的美麗,也是新婦的義,就是這裡所說的細麻衣。細麻衣要成為我們每日的義,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主觀的基督。使我們在千年國有資格參加羔羊的婚筵。
97頁:
啓示錄三章四至五節及十八節也說到這第二件衣服。在三章四至五節,主告訴在撒狄的召會,凡未曾玷污自己衣服的,要穿白衣與祂同行,並且得勝的,『必…穿白衣。』這裏的衣服就是爲着婚筵。在三章十八節主勸在老底嘉的召會要向祂『買白衣』。由此可見,啓示錄這卷書特別強調第二件衣服。我們若是沒有這件衣服,就會錯過婚筵
『然而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玷污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啟三4
『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絕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並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的眾使者面前,承認他的名。』啟三5
『因為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三17
『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啟三18
買白衣就是要出代價。買就是出代價。我們必須為著
蒙神稱許而出代價。要向神敞開,讓祂把自己一點一點的注入到我們裡面,我們要與他在環境中的管教、製作配合。如此,不知不覺在我們身上會顯出美麗的圖案。這就是我們有資格參加羔羊婚筵的細麻衣,也是新婦的禮服~也是新婦的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